[实用新型]一种巨型伞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4845.0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0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美曌 |
主分类号: | A45B19/00 | 分类号: | A45B19/00;A45B25/02;A45B25/18;A45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巨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巨型伞,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容易拆卸、拼装的巨型遮阳防雨伞,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大型体育场馆、入口廊道、公共休闲娱乐广场、展览会场、购物中心等场所往往需要大面积、长时间露天施工,这些施工场所遇到强雨、暴雪来袭时,由于不能有效遮掩施工场地,使得施工作业无法正常进行,从而影响施工进程。目前,在大型施工现场,通常情况下是搭建大型施工棚,在施工棚内作业。如中国专利CN1136120A即公开了一种超高大型无梁无柱工程大棚,该工程大棚的出现,打破了严冬、盛夏难于施工的观念,同时为防雨,防雪提供了新手段。但是,搭建施工棚需要将不同的施工组件进行组装,这种方式作业繁琐,费时费力费料,也不利于环保。
在小型公共休闲娱乐场所、购物中心,通常是将几个小型的太阳伞并排组合使用,达到防雨防晒的目的,诸如中国专利CN2511170Y公开了一种变形伞,其包括伞柱、上伞盘、顶盖、活动伞盘、若干根伞杆和撑杆,伞杆的末端有一套筒,套筒内压有弹簧,活动伞盘分为左活动伞盘和右活动伞盘,且左、右活动伞盘上均设有一固定伞盘于伞柱的开关,若干根伞杆一端铰接于上伞盘上,而左边的伞杆的中部则通过撑杆铰接于左活动伞盘上,右边的伞杆的中部则通过撑杆铰接于左活动伞盘上,位于左、右分界的两根伞杆的中部则通过撑杆活动铰接于伞柱或左、右活动伞盘上。该技术所述的变形伞,不移动伞柱,不需要整个伞面倾斜就可把太阳伞的最大遮挡阳光和雨水的面积尽现出来,具有多角度的调整功能,同时也不会阻挡人们的视线。但是,上述变形伞仍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上述结构的变形伞在雨雪天气时,伞顶上的雨水会自上而下顺着伞面流下落到地面,使得伞底地面变得湿滑,从而影响了伞下作业;
第二,上述结构的变形伞的立柱高低不能进行调节,从而使得伞下空间受到了限制,也正是由于空间的限制进而使得伞下作业种类受限,无法根据工程需要对施工机械进行实时的高度调节,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
第三,伞杆与上伞盘铰接端与套筒端口径相近,不仅造成材料上的浪费,而且使得伞绳承重较大,在遇到强风等恶劣天气时容易造成伞杆弯曲变形,进而损坏伞体。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变形伞在遇到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时,雨水会沿伞面落到地面,使得伞底地面变得湿滑,影响伞下作业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可以通过调整伞杆沿支撑管与伞杆铰接端的竖直方向的旋转角度来保证地面干燥、不会对伞下作业造成影响的巨型伞。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变形伞的立柱高度无法调节,使得伞下空间受到了限制,从而使得伞下作业种类受限,进而提供一种可根据工程需要调节伞高度的巨型伞。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变形伞的伞杆两端直径相同,造成伞绳承重较大,伞体容易变形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伞杆与所述支撑管连接端到所述伞杆另一端的直径由大到小变化的轻便型变形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巨型伞,包括支撑管,伞杆,拉力连接件,所述支撑管与所述伞杆铰接,所述拉力连接件的一端通过所述支撑管顶端的支撑点与所述支撑管连接,另一端与伞杆铰接,所述支撑管与所述伞杆铰接端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支撑管顶端的支撑点,且所述伞杆沿所述支撑管与所述伞杆铰接端在竖直方向的旋转角度为0~180度。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角度可以为0~110度。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角度可以为小于90度。
在所述支撑管内设有排水通道,对应所述支撑管与所述伞杆铰接处,在所述支撑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的进水口。
在所述支撑管的顶端连接设置有滑动圆盘,在所述支撑管内设置有拉力连接件驱动装置,所述拉力连接件与所述支撑管连接的一端绕过所述滑动圆盘后与所述拉力连接件驱动装置移动端连接。
所述拉力连接件为拉绳。
述拉力连接件驱动装置包括油缸和控制油缸活塞沿所述支撑管轴向作往返直线运动的动力源,所述油缸活塞底端固定有连接拉绳用圆盘,所述圆盘周边均布多个通孔,所述拉力连接件通过通孔后与所述圆盘紧固连接。
所述支撑管由不少于一节的多节管组成,相邻所述多节管之间通过支撑管连接件连接。
自所述伞杆与所述支撑管连接端到所述伞杆另一端,所述伞杆的直径由大到小变化。
所述伞杆上具有多个伞杆连接部,所述拉力连接件通过与所述伞杆连接部连接实现所述拉力连接件与所述伞杆的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美曌,未经王美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48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