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发夹型谐振器的三频带带通滤波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94147.0 | 申请日: | 2011-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4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康;朱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H01P7/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发夹 谐振器 频带 带通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频带微波滤波器,属于微波通讯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滤波器是一种频率选择性器件,可以让某一频率或某些频率顺利传输,而对其它的频率加以衰减。滤波器是无线电技术中许多设计问题的核心,可利用它们来分开或组合不同的频率。应用一个多频带滤波器就可实现多个频率选择特性。一个性能良好的多频带滤波器不但能满足多个频率要求,另外还适应现代射频系统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方向。传统多频带滤波器体积大,结构复杂,不能很好满足各种小型化通信系统的要求。
阶梯阻抗谐振器是由两个以上具有不同特性阻抗的传输线组合而成的横向电磁场或准横向电磁场模式的谐振器。阶梯阻抗谐振器是基于均匀阻抗谐振器的一般概念的演化,在结构和设计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同时通过采用不同类型的传输线或介电材料而使其有很大的频率应用范围,另外这类谐振器具有较高的Q值,设计方法灵活多变并且易于加工制造。
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不少学者对于双频带和多频带滤波器的实现提出了许多设计方法,分别有采用滤波器级联设计双频滤波器、采用耦合结构作为输入输出的双频带滤波器、采用抽头结构作为输入输出的双频带滤波器、基于缺陷地(DGS)结构的双频带滤波器等等。然而这些结构相对来说结构复杂,在不改变电路体积的情况下很难做到频率可调,也很难实现对某一频带进行单独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发夹型谐振器的三频带带通滤波器,结构简单,减小电路尺寸,并可对频带进行单独控制,满足小型通信系统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发夹型谐振器的三频带带通滤波器,在传统阶梯阻抗谐振器的基础上,将阶梯阻抗谐振器变化成发夹型结构,通过两个耦合路径实现三个通频带。本实用新型与传统三频带滤波器相比减小了电路尺寸,另外,可以对每个耦合路径进行单独控制,实现了频率可调。
一种基于发夹型谐振器的三频带带通滤波器,包括正面部分的谐振器和输入输出馈线、反面部分的金属镀层以及中间层的介质板,其特征是,所述谐振器由两个大小不同的发夹型谐振器通过两路耦合构成。
所述发夹型谐振器为开裂环发夹型谐振器。
所述发夹型谐振器包含阶梯阻抗谐振器。
所述阶梯阻抗谐振器为三节发夹型阶梯阻抗谐振器。
所述阶梯阻抗谐振器为带有内部耦合的四节发夹型阶梯阻抗谐振器。
所述输入馈线、输出馈线在同一水平线上,位于两个所述发夹型谐振器之间。
所述输入馈线、输出馈线与所述谐振器耦合缝隙的宽度为0.2mm。
所述谐振器、输入馈线、输出馈线以及金属镀层的材料采用金、银或铜。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阶梯阻抗谐振器的基础上,将阶梯阻抗谐振器构成开裂环发夹型结构,通过独立调节各个发夹型谐振器的电学长度和阻抗比,设计出一种新的三频带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比一般多频带滤波器进一步减小了体积,并能通过简单的调节阶梯阻抗谐振器的阻抗和电学长度做到频率可控,另外这种滤波器是两路组合结构,可以在不影响另一通路的情况下,只对本身一路产生的通带进行频率调节。这种新型的三通带滤波器更易在多种微波系统包括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推广与应用。
1.本滤波器利用结构简单的发夹型阶梯阻抗谐振器构成,不存在几个谐振器之间的嵌套和耦合,比一般设计方法拥有更小的体积,并且实现了频率可调,另外可以对两路耦合中的任何一路进行单独调节而不影响另外一路。
2.该滤波器有较小插入损耗,良好的频率选择性,解决了传统滤波器的疑难问题。
3.该滤波器能实现三个频带,等效于原始三个单频带带通滤波器,进一步缩小了滤波器的体积。
4.该滤波器几何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制作简单、便于平面电路集成,全部利用微带PCB工艺制作,成本低、易加工并且可以保证加工精度,适用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该滤波器同时大大提高了滤波器的性能,可以推广使用到多种小型的收发通信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频率响应仿真结果;
图3为实施例1的仅由上面一路谐振器和输入、输出馈线组成的滤波器结构的仿真结果;
图4为实施例1的仅由下面一路谐振器和输入、输出馈线组成的滤波器结构的仿真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4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洗手装置
- 下一篇:三线摆转动惯量实验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