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翻折式冷暖椅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3940.9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2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巩文姬;时保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C7/02 | 分类号: | A47C7/02;A47C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1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翻折式 冷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具体涉及一种可翻折式冷暖椅。
背景技术
目前各大高校及中小学普遍使用的椅子的椅面样式无非就是固定式或者可90°折叠式,样式较为单一。而且椅面都是由压缩木质或高密度塑料制成的,其优点是抗磨耐用不易变形等,总之是考虑到在教室使用频率较高的情况而制,但是舒适性较差。夏天坐在上面使人身体不易散热,通俗点讲,坐久了容易因出汗过多却不易散热而将裤子弄上很多汗液,而冬天,特别是很多女同学,需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自备一个棉坐垫,只因教室的座椅太凉。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座椅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不便。
虽然国内外现已有多个冷暖椅专利,但大多是采用电热丝加热技术使椅子升温达到保暖需求,成本高、不利于节能,不能广泛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翻折式冷暖椅。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翻折式冷暖椅,包括椅背、椅面与椅腿,在椅背的左侧设置有左横梁,在椅背的右侧设置有右横梁,所述椅面固定在左横梁与右横梁之间并能进行3600旋转,椅面包括吸汗散热层与保暖层。
在吸汗散热层与保暖层之间设置有支撑板,在支撑板的左侧面与右侧面上均设置有旋转轴,在左横梁与右横梁上均设置有轴承。
左横梁与右横梁设置在椅腿的上方,并与椅腿固定连接。
在椅面的左侧面与右侧面上均设置有插槽,在左横梁与右横梁的内侧均设置有与插槽相适配的弹性插头,所述弹性插头与按钮相连接。
上述椅背设置为弧形,在椅面与椅背之间固定有连接板。
上述吸汗散热层与保暖层均进行弯曲,且吸汗散热层与保暖层关于钢板中心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实现冷暖双效的同时,不污染环境,不耗费能源,实现了绿色环保的要求。而且本实用新型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在家庭中也可以使用。同时,将椅面材料换做高级皮质材料和玉石等高级材料,在高级会馆等高档次场所也可使用,若能成功上市,必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椅面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一种可翻折式冷暖椅,包括椅背1、椅面2与椅腿3,在椅背的左侧设置有左横梁,在椅背的右侧设置有右横梁4,左横梁与右横梁设置在椅腿的上方,并与椅腿固定连接。椅面2包括一钢板5,在钢板5的一侧设置有吸汗散热层6,吸汗散热层6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选择人造板、竹或玉石等材料制成,均有不同程度的降温作用,在夏季使用。在钢板5的另一侧设置有保暖层7,保暖层7可选择PU等温和材料作为表面,内部可填充棉絮或纤维等材料制成,主要在春、秋、冬季使用。在钢板的左侧面与右侧面上均固定有旋转轴8,在左横梁与右横梁上均设置有轴承9,将旋转轴插入对应轴承中即可实现椅面在垂直于椅背方向上作3600旋转。
在椅面的左侧面与右侧面上均设置有插槽,在左横梁与右横梁的内侧均设置有与插槽相适配的弹性插头,所述弹性插头与按钮10相连接。插槽与对应弹性插头的个数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定。当椅面转动到水平位置处时,按下按钮,弹性插头弹出并插入对应插槽中,进而实现椅面的固定,并减小转轴的承重力,保持其寿命长久。当需要转动椅面时,再次按下按钮,弹性插头从对应插槽中抽出,即可实现椅面的自由转动。
为了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将吸汗散热层与保暖层均进行适度弯曲,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而且吸汗散热层与保暖层关于钢板中心对称,无论旋转至任何一面朝上,其表面弧线都能满足人的舒适度需求。同样,还可将椅背设置为弧形,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并在椅背与椅面之间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不可进行转动,填补了椅面与椅背之间的空隙。
上述椅背上还设置有扶手1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出的任何等同替代方式,或明显变型方式,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39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