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3832.1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1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肖永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永宝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刘熙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排气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更具体地说,涉及汽车发动机的排气歧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汽车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均为铸铁的,参见附图1,它由排气歧管和排气总管组成,其作用是汇集发动机各缸的废气,使之安全地排放到大气中去。它的结构为一个端面上分布排气支管1的管口并与缸盖联接,另一个端面为排气总管芭蕉头3管口,与排气管联接。排气的流程是各缸的废气首先进入排气支管1,然后汇集进入排气总管芭蕉头3,再通过芭蕉头3连接排气管、消声器、排气尾管排出。这种歧管内管壁粗糙,而且各个歧管的长度也不相同。再加之其接合的方式、距离和形状的影响.非常容易产生排气干涉现象,使各气缸排出的废气相互冲突而阻滞.尤其是此处又最靠近汽缸排气门,发动机的排气背压大;所以,对进气、排气和废气催化燃烧有很大的影响。另外,排气歧管的铸铁件,壁厚、重量大、热容量大,吸收热量多。发动机冷机起动后排气系统升温慢,使废气催化系统不能起燃,导致排放污染物超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其目的是减轻发动机的重量,减少发动机的排气背压,提高发动机功率,还可以改善发动机冷机起动的废气催化燃烧,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含量满足欧Ⅳ标准环保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由耐热铝合金材质的排气支管、气缸端盖、芭蕉头和排气总管端盖所组成;排气支管的数量与所对应的发动机气缸数相同;每根排气支管管体一端焊有与发动机气缸相连接的气缸端盖,中部管体呈弯曲状,另一端管体与其它排气支管互相相切结合成一耐热铝合金材质的芭蕉头;芭蕉头上焊有排气总管端盖;上述各排气支管的内壁光滑;上述各根排气支管的弯曲部分管体折合成直线后的管长都相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采用耐热铝合金管通过数控弯管机弯管成型替代铸铁件,其重量轻,整机轻量化;热容量小,冷机起动后排气系统升温快,使废气净化系统快速起燃,降低污染物排放。不锈钢排气歧管由不锈钢管焊接而成,不仅减轻了重量,耐久性得到很好的改善,同时排气歧管内壁光滑,排气阻力小,有利于降低发动机的排气背压,使得排气更彻底,充气更充分,进而发动机的功率得到提高,经试验,可以提高发动机功率10%以上,性能得到改善,使得燃烧更充分,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排放;还有利于排气鼓的回压设定.从而能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使发动机工作平稳、节油、增加动力、减少积炭保护发动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排气支管;2气缸端盖;3芭蕉头;4总管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所示,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由耐热铝合金材质的排气支管1、气缸端盖2、芭蕉头3和排气总管端盖4所组成;排气支管1的数量与所对应的发动机气缸数相同;每根排气支管1管体一端焊有与发动机气缸相连接的气缸端盖2,中部管体呈弯曲状,另一端管体与其它排气支管1互相相切结合成一耐热铝合金材质的芭蕉头3;芭蕉头3上焊有排气总管端盖4;上述各排气支管1的内壁光滑;上述各根排气支管1的弯曲部分管体折合成直线后的管长都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永宝,未经肖永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3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发热的无缝内衣
- 下一篇:一种海上稠油在线加热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