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扶插秧机的株间变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3609.7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1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金星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农机(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F16H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扶 插秧机 变速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扶插秧机的株间变速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手扶插秧机工作时,用于调节株间栽植距离的变速装置,属于机械插秧领域。
背景技术
插秧机是一种用于将苗床或者育苗箱中长大的秧苗,移植到田地中的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广泛。根据秧苗的生长状态,可以将插秧机分为成苗用和带泥苗用插秧机,根据插秧机的行驶状态,可以将插秧机分为乘用型和手扶型。
图1中显示的是现有的手扶插秧机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手扶插秧机前方设有发动机(2)、用于改变发动机动力输出的变速装置(3),变速装置(3)通过变速杠杆(13)的变速操作来运行,随之变速输出的动力各自传达给机台两侧,设计旋转的行驶车轮和布置于机台后侧的插秧部(符号省略)。
行驶车轮的动力传达是由变速器和行驶车轮之间的链条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8))组成,机器后方设有用于装载秧苗用的载秧台(10)。发动机(2)和变速装置(3)固定在组成骨架的主机(1)上,且操作机器转向手柄(5)延伸至主机后方。
转向手柄(5)周边提供了主离合器(14)和插秧离合器(15):主离合器(14)负责在机器行驶和变速操作时,控制发动机动力的连接/切断;插秧离合器(15)负责传达至上记插植部(符号省略)动力的变速操作时,控制发动机动力的连接/切断。
图1中的(7)是指设置于机器的下方,在插秧的过程中,用于调节相对作业平面的浮板(FLOT)。
图2是现有手扶插秧机变速装置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发动机(2)的动力是由通过变速装置的输入轴(19)来传入。传达至输入轴(19)的动力通过齿轮(23,24)传送至第一旋转轴(20),装置内部与第一旋转轴相隔平行布置的第二旋转轴(21)也通过齿轮(25,26)随第一旋转轴旋转。
第二旋转轴(21)的两侧,分别布置有用于机器行驶的行驶变速齿轮(27)和用于插植部驱动的插秧变速齿轮(39)。行驶变速齿轮(27)根据作业者的操作跟行驶输出轴(22)上的变速齿轮(31,32)选择性咬合,插秧变速齿轮(39)也根据作业者操作,跟插秧输出轴(40)上的变速齿轮(41,42,43)选择性咬合。
通过操作车轮变速杠杆和插秧变速杠杆,调节机器的行驶速度和插秧装置即插植部的驱动速度。插秧输出轴(40)的驱动速度直接关系到秧苗的植栽距离,即苗与苗之间的距离。因此通过调节和机器行驶速度恰当的插秧输出轴(40)旋转速度的杠杆操作,实现插植苗的株间距离调节。图2中(38)是指设置于第二旋转轴(21)上,限制插植部动力连接的离合器。
但是,现有的手扶插秧机变速装置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图二的A所示,栽植秧苗的株间距离调节和相关株间变速部结构,大体由包括三个齿轮(41,42,43)的三个档位组成,通过插秧输出轴(40)变速输出也只能限于三种,所以,存在根据秧苗的种植株距调节的范围受局限的问题。
为了实现更多档的变速输出,可考虑增加第二旋转轴上的插秧变速齿轮及输出轴上的变速齿轮的方案。但如果要防止相对齿轮间的干涉,还要实现圆滑的变速换档,则需要比以前更大的空间,这样一来,变速装置的体积变大又成了新问题。
也可以采用可拆卸式结构的变速器,箱盖拆卸后,用齿轮齿数不同的另几组齿轮选择性安装,来实现与以上株间距离更大范围调节的装置,但这样存在着用于齿轮交换中人力的消耗浪费及很多的弊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以利用变速键的变速方式,能够在指定狭窄的空间内,装置多档齿轮的手扶插秧机的株间变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手扶插秧机株间变速装置,包括输入轴、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行驶输出轴和插秧输出轴,所说的第一旋转轴上连有用于传送输入轴动力的齿轮,所说的第二旋转轴上连有用于传送输入轴动力的齿轮、行驶变速齿轮和插秧变速齿轮,所说的行驶输出轴上连有变速齿轮,所说的插秧输出轴上连有变速齿轮,所说的行驶变速齿轮与行驶输出轴上的变速齿轮咬合,所说的插秧变速齿轮与插秧输出轴上的变速齿轮咬合,所说的第二旋转轴在轴方向上设有键槽,键槽内设有可滑动的变速键和弹性固定的球,所说的变速键与球弹性接触,变速键与键槽的相反方向突出。第二旋转轴的一个插秧变速齿轮可以以突出的变速键为媒介,把动力传达给第二旋转轴,使之旋转。
所说的变速装置外部连有变速叉,所说的变速键以自由旋转式与变速叉连接。变速键能随变速叉推拉的操作,在键槽里按第二旋转轴方向滑动过程中,与其中的一个插秧变速齿轮选择性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农机(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农机(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36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光板式LED路灯灯头
- 下一篇:一种内置智能化连接方式的LED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