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的矽钢片自动整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3196.2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6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定善;邹祖文;杨昌国;贺波;吴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定善 |
主分类号: | B21D1/06 | 分类号: | B21D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3256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矽钢片 自动 整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变压器的整形装置,具体涉及变压器的矽钢片自动整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源变压器生产行业中,对电源变压器的矽钢片的整平方法是:用一块平整的铁块置于叠好的矽钢片表面,然后用锤子敲打铁块,使矽钢片平整,敲平整一面后,再换另一面敲,依次敲打四个面。
这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是生产劳力需求量大,工人劳动强度高,而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同时,因为是人为敲击,会产生用力不均的问题,从而造成产品合格率低,报废率大、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变压器的矽钢片整平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压器的矽钢片自动整平机,包括机架,模具,左、右气缸,主气缸和控制系统,所述机架由底座、立柱和上平台组成,立柱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上平台固定;所述模具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模具的上表面上并排设有两个用于容纳变压器的左、右凹坑,左凹坑的左侧壁上以及右凹坑的右侧壁上分别设有缺口;所述左、右气缸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模具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右气缸的活塞杆端分别固定有左、右滑块,所述左、右滑块分别与所述左、右凹坑上的缺口相对;所述主气缸固定在所述上平台上,所述主气缸的活塞杆端穿过所述上平台后固定冲头,所述冲头位于所述左、右凹坑的正上方;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用户指令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左、右气缸和所述主气缸伸缩。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左、右气缸,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模具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模具板,所述模具固定在所述模具板上,所述底座上设有后气缸,所述后气缸的活塞杆端与所述模具板固定,所述后气缸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伸缩,带动所述模具板沿底座的前后方向移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左、右凹坑之间嵌装有T形挡块。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左、右滑块分别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固定在所述模具上。
本实用新型,在模具上设置了用于容纳变压器的左右凹坑,并通过左、右气缸和主气缸分别对变压器上矽钢片的上、下、右四个侧边自动进行整平,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矽钢片自动整平机包括机架,模具8,上下伸缩的主气缸2,左右伸缩的左、右气缸5以及控制主气缸2和左、右气缸5伸缩的控制系统3。
机架由底座11、四根立柱12和上平台13组成,四根立柱12固定在底座11上,上平台13固定在四根立柱12的上端,控制系统3设置在上平台13或底座11上。
底座11上固定设有供模具板1沿底座11前、后方向移动的导轨7,模具板1安装在导轨7上,模具8固定在模具板1的上表面上,模具8的上表面上并排设有左、右凹坑81、82,该左、右凹坑81、82分别用于容纳安装了多片矽钢片的变压器,各片矽钢片的四个侧边分别上、下、左、右摆放。左凹坑81的左侧壁上以及右凹坑82的右侧壁上分别设有缺口。
模具8的左、右侧面上分别设有左右气缸支板83,左、右气缸5的缸体分别固定在左右气缸支板83的左、右外侧面上,左、右气缸5的活塞杆分别穿过左右气缸支板83后与滑块9固定,滑块9与左、右凹坑81、82上的缺口相对,左、右气缸5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同时伸缩,反向运动。当左、右气缸5伸出时,分别带动滑块9相向运动进入左、右凹坑81、82上的缺口,对位于左、右凹坑81、82内的变压器上的多片矽钢片的左、右侧边进行整平。
为了对滑块9的运动进行导向,模具8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滑槽,滑块9分别设置在滑槽内,使滑块9随左、右气缸5的伸缩在滑槽内移动。
主气缸2固定在上平台13的上表面上,主气缸2的活塞杆端向下穿过上平台13后固定冲头6,冲头6的底面为平面。主气缸2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伸缩,带动冲头6上、下运动,对变压器上的多片矽钢片的上、下侧边进行整平。
底座11的后部设有后气缸支板41,后气缸4的缸体固定在后气缸支板41的后侧面上,后气缸4的活塞杆穿过后气缸支板41后与模具板1固定,后气缸4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伸缩,使模具板1沿底座11的前后方向移动,实现变压器的取放。当然,在上述方案中,也可以取消后气缸4而将模具8直接固定在底座11上,但是,这样不便于取放变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定善,未经徐定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3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后弯机
- 下一篇:色选机分选室玻璃清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