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专用连接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92914.4 | 申请日: | 2011-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1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三元;陈幸明;张金玲;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502;H01R4/70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专用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铅酸密封蓄电池端子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铅酸蓄电池,其端子用连接线连接后,铜鼻子和电池端子一般都裸露在外面,此种连接方式,不但容易引起漏电触电,而且也很容易引起短路现象发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专用连接线,该连接线,有利于电池端子间牢固、安全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铅酸蓄电池专用连接线,包括铜鼻子、以及连接铜鼻子的导线,还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有通孔,铜鼻子的边部嵌入连接头的通孔内壁面,其连接端伸出连接头与导线连接,所述导线设有护套;连接头上方设有护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在铜鼻子伸出连接头的这一端连接头上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与导线护套的端部插套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连接头、护盖、套管、导线护套为绝缘材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护盖通过连接件连接于连接头一侧,护盖盖于连接头通孔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装配后的蓄电池,包括连接螺栓、端子、铜鼻子和导线都被裹在绝缘材料中,连接头的通孔能紧扣在电池端子上,铜鼻子与端子接触良好,连接牢固、安全,起到了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示意图。
图3为专用连接线与电池端子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铜鼻子2、以及连接于铜鼻子2的导线5,还包括连接头6。所述连接头设有通孔,铜鼻子2的边部嵌入连接头6的通孔内壁面(铜鼻子2的螺栓孔与连接头6的通孔同圆心设置),其连接端伸出连接头6与导线5连接,所述导线5设有护套4。在铜鼻子2伸出连接头6的这一端连接头上设有套管3,套管3与导线护套4的端部插套连接。
如图3所示,位于铜鼻子2下方的连接头的通孔内径与端子7外径匹配(通孔内径略大于端子外径),使用时,将下通孔套于端子7,用螺栓8伸入连接头的上通孔内,再穿过铜鼻子2的螺栓孔连接于端子7即可(螺栓头位于上通孔内)。
如图2、3所示,连接头6设有护盖1,所述护盖1的盖体下边沿设有坡面(便于插入连接头的上通孔内),护盖1通过连接件连接于连接头一侧,护盖盖于连接头通孔上。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头、护盖、套管、导线护套为绝缘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29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裁扭线上锡机的分线装置
- 下一篇:智能卡转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