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缠绕式柔性密封罩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2855.0 | 申请日: | 201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0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宽;许连升;宋建中 |
主分类号: | F16J15/18 | 分类号: | F16J15/18;F16J1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曾旻辉 |
地址: | 51802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柔性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密封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缠绕式柔性密封罩。
背景技术
在核电、剧毒等高温环境中,对于外泄的要求极其严格,需要使用机械密封传动,即需要采用柔性密封罩,中国专利200920238041.9公开了一种柔性密封罩,该柔性密封罩的加工难度大,并且柔性密封罩强度及柔性均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缠绕式柔性密封罩,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加工难度低,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柔性密封罩的强度及柔性。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缠绕式柔性密封罩,包括缠绕层、内过渡层及外过渡层,缠绕层至少缠绕两圈,该缠绕层包括内壁及外壁,缠绕层的内壁及外壁均形成阿基米德螺线,缠绕层的其中一端为内端、另一端为外端;内过渡层的外壁形成阿基米德螺线,内过渡层的内壁形成圆形,内过渡层的其中一端为厚端、另一端为薄端,内过渡层的厚端同时与缠绕层的内端、内过渡层的薄端对接;外过渡层的外壁形成圆形,外过渡层的内壁形成阿基米德螺线,外过渡层的其中一端为厚端、另一端为薄端,外过渡层的厚端同时与缠绕层的外端、外过渡层的薄端对接。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所述缠绕层的内壁所述阿基米德螺线连续,所述缠绕层的外壁所述阿基米德螺线连续。
所述内过渡层厚端的厚度等于内过渡层薄端的厚度与缠绕层内端的厚度之和。
所述外过渡层厚端的厚度等于外过渡层薄端的厚度与缠绕层外端的厚度之和。
所述缠绕层的厚度为0.07毫米至0.25毫米。
所述内过渡层厚端及外过渡层厚端的厚度为0.2毫米至0.4毫米。
还包括有内套筒,该内套筒的内壁及外壁均形成圆形,该内套筒的外壁与所述内过渡层的内壁接触配合。
还包括有外套筒,该外套筒的内壁及外壁均形成圆形,该外套筒的内壁与所述外过渡层的外壁接触配合。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该缠绕式柔性密封罩包括缠绕层、内过渡层及外过渡层,缠绕层按阿基米德螺线的方式缠绕,而缠绕层的内端通过内过渡层过渡而使整个柔性密封罩的内壁形成纯圆形内轮廓,缠绕层的外端通过外过渡层过渡而使整个柔性密封罩的外壁形成纯圆形外轮廓,也就是说,整个柔性密封罩的内壁、外壁均为纯圆形;该结构大幅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并且由于柔性密封罩由多圈缠绕层构成,其应力分布更均匀,强度高,柔性好;
2、对于缠绕层、内过渡层及外过渡层的厚度而言,其厚度不能过薄,如果厚度过薄,则加工困难,厚度过厚,影响密封罩的柔性,缠绕层的厚度优选0.07毫米至0.25毫米的范围,内过渡层厚端及外过渡层厚端的厚度优选0.2毫米至0.4毫米范围;
3、设置内套筒及外套筒后,可以对柔性密封罩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大大延长了柔性密封罩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4是图3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缠绕层,2、内过渡层,3、外过渡层,4、内套筒,5、外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缠绕式柔性密封罩,包括缠绕层1、内过渡层2及外过渡层3,缠绕层1至少缠绕两圈,该缠绕层1包括内壁及外壁,缠绕层1的内壁及外壁均形成阿基米德螺线,缠绕层1的其中一端为内端、另一端为外端;内过渡层2的外壁形成阿基米德螺线,内过渡层2的内壁形成圆形,内过渡层2的其中一端为厚端、另一端为薄端,内过渡层2的厚端同时与缠绕层1的内端、内过渡层2的薄端对接;外过渡层3的外壁形成圆形,外过渡层3的内壁形成阿基米德螺线,外过渡层3的其中一端为厚端、另一端为薄端,外过渡层3的厚端同时与缠绕层1的外端、外过渡层3的薄端对接。
其中,所述缠绕层1的内壁所述阿基米德螺线连续,所述缠绕层1的外壁所述阿基米德螺线连续。所述内过渡层2厚端的厚度等于内过渡层2薄端的厚度与缠绕层1内端的厚度之和。所述外过渡层3厚端的厚度等于外过渡层3薄端的厚度与缠绕层1外端的厚度之和。
所述缠绕层1的厚度为0.15毫米。所述内过渡层2厚端及外过渡层3厚端的厚度为0.3毫米。
本实施例中,a处为圆弧线,b、c、d处为阿基米德螺线,e处为圆弧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宽;许连升;宋建中,未经林德宽;许连升;宋建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2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确定弯头组焊位置的专用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臂架式工程机械及其臂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