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超级电容器的铝箔电极与引出端子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2803.3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3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阮殿波;陈照平;陈胜军;潘国林;陈照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集星联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08 | 分类号: | H01G9/008;H01G9/08;H01G9/04;H01R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富华 |
地址: | 102628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超级 电容器 铝箔 电极 引出 端子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级电容器零部件范围,特别涉及一种大型超级电容器的铝箔电极与引出端子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用很多层铝箔电极作导电引出的大型超级电容器,一般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与引出端子连接。而金属超声波焊接机的价格昂贵,焊接质量不稳定,经常出现焊断,脱焊等现象,并且超过一定层数的铝箔电极很难焊接。在人们对超级电容器的内阻、充放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只有加大铝箔电极的载流能力,才使大型超级电容器在大电流(瞬间4000A)充放电过程中不至于温度过高,而增加载流的方法就是增加铝箔电极的宽度与层数,如何将其与引出端子可靠的、有效的、紧密的连接成为行业解决的焦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大型超级电容器铝箔电极与引出端子连接可靠性差、承流能力差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大型超级电容器的铝箔电极与引出端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引出端子与铝箔电极连接的一端中心钻一个底部带锥尖的盲孔,盲孔上面依次为铝箔电极和盖板,铆钉穿过铝箔电极和盖板的中心孔,插入引出端子的盲孔内,引出端子、铝箔电极和盖板被铆压连接在一起。
所述引出端子和盖板的相对面加工有凹凸相对应的沟槽。
所述盲孔内径、铝箔电极和盖板的中心孔径与铆钉外径滑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连接结构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连接紧密、可靠,连接电阻在0.01毫欧以下。实现了大型超级电容器电极能够承受大电流 (瞬间4000A)充放电,提高了大型超级电容器的性能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铝箔电极与引出端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引出端子,
2-盲孔的锥尖, 3-铝箔电极, 4-盖板,5-铆压后的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型超级电容器的铝箔电极与引出端子的连接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结构,在引出端子1与铝箔电极3连接的一端中心钻一个底部带锥尖2的盲孔,盲孔上面依次为铝箔电极3和盖板4,铆钉5穿过铝箔电极3和盖板4的中心孔,插入引出端子1的盲孔内,将引出端子放在铆压设备的工装内进行铆压,引出端子1、铝箔电极3和盖板4被铆压连接在一起。
所述引出端子1和盖板4的相对面加工有凹凸相对应的沟槽,其目的是增大与铝箔电极的压强,铝箔电极在铆压后,形状变成引出端子1和盖板4的相对面一样,从而大大增加铝箔电极与引出端子1和盖板4接触的面,并破坏其表面的氧化层,使连接电阻在0.01毫欧以下。实现了大型超级电容器电极能够承受大电流 (瞬间4000A)充放电,提高了大型超级电容器的性能指标。
所述盲孔内径、铝箔电极和盖板的中心孔径与铆钉外径滑配合。在引出端子与铝箔电极连接的一端中心钻一个底部带锥尖的盲孔的特征形状,其目的是达到铆钉压入后,底部锥尖将其刺入使铆钉端部材料向四周膨胀。连接紧密、可靠,连接电阻在0.01毫欧以下。实现了大型超级电容器电极能够承受大电流 (瞬间4000A)充放电,提高了大型超级电容器的性能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集星联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集星联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28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解电容器的铝壳
- 下一篇:电流互感器组件和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