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曳引轮安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1901.5 | 申请日: | 201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8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聂亚鹏;李宇翔;吴文宏;于孟璐;姜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鑫力奥闻电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033 | 分类号: | F16D1/033;F16D1/04;H02K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335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曳引轮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曳引轮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曳引机生产厂家一般采用圆柱式曳引轮,安装时将曳引轮加热,热套在电机轴轴伸上,安装时比较麻烦,而且曳引轮达到使用寿命后,从电机轴上拆卸下来也比较麻烦,不利于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拆卸方便、工作效率高的曳引轮安装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曳引轮安装结构,包括曳引轮,还包括一安装件,所述曳引轮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安装件包括一轴向部和沿轴向部的外表面向外突出的径向部,所述轴向部的外表面带有锥度,所述曳引轮套在所述轴向部的外表面上,所述曳引轮的内壁与所述轴向部键连接,所述曳引轮的一端部和所述径向部采用轴向螺栓固定。
优选地,所述安装件为转子,所述转子为空心圆筒形,所述轴向部为转子的筒体部,所述径向部为转子的凸缘部,还包括定子,所述转子可转动套在所述定子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电机轴两端分别固定。
优选地,所述安装件为电机轴。
本实用新型的曳引轮安装结构,采用锥套式的结构,使得曳引轮的安装拆卸方便、工作效率高,便于曳引轮的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曳引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外转子曳引机中的曳引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曳引轮安装结构,包括曳引轮1,还包括一安装件4,曳引轮1安装在安装件4上,安装件4包括一轴向部41和沿轴向部的外表面向外突出的径向部42,轴向部41的外表面带有锥度,曳引轮1套在轴向部41的外表面上,曳引轮1的内壁与轴向部41键连接,曳引轮42的一端部和径向部42采用轴向螺栓3固定。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对外转子曳引机的曳引轮安装结构,包括曳引轮1、两端分别通过轴用固定件6固定的电机轴5、固定在电机轴5上的定子2、可转动套在定子外侧的转子4,安装件4这里即为转子,转子4为空心圆筒形,它包括一筒体部41(相当于轴向部)和从筒体部的外表面向外凸出的凸缘部42(相当于径向部),筒体部41的外表面带有锥度,曳引轮1套在筒体部41的外表面上,曳引轮1的内壁与筒体部41键连接,曳引轮1的端部和凸缘部42采用轴向螺栓3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曳引轮安装结构,也可类似曳引轮与转子的安装方式,将曳引轮安装电机轴上,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内转子曳引机的曳引轮安装结构。当然,在一切可以安装曳引轮的部件上,都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曳引轮的安装结构,其有益效果如下:
①曳引轮安装、拆卸容易;
②缩短了曳引轮安装、拆卸的工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任何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非实质性修改,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鑫力奥闻电动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鑫力奥闻电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19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