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刮滚机床中心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1718.5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7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涛;罗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6 | 分类号: | B23Q1/7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4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床 中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设备,特别涉及刮滚机床中心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对于机床行业刮滚机床的加工性能、重载荷、精度等越来越高。这也就对机床上工件的稳定性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各机床厂家生产的刮滚机床在加工前,工件粗定位比较困难,在尾座顶起工件进行精定位时,工件沿床身方向移动困难。
现有刮滚机床加工的偏于重型大型且较长的零件,工件粗定位比较困难,在尾座顶起工件进行精定位时,工件沿床身方向移动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刮滚机床中心架,机构简单紧凑、夹持稳定可靠、节能、易于操作、安全、经济实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刮滚机床中心架,安装于机床床身上,其包括,底座,设置于机床床身上,其上端面设三个通孔即第一~第三通孔;支撑座,其下端面两侧分设两个导向杆,该两个导向杆下部穿设于底座第一、第二通孔,导向杆上部分别由一导向套套设限位于底座上端面;支撑座中心凸设一连接头,该连接头两侧分别设凹槽;二支架,分设于支撑座上端面;两支架上部分别穿设一螺杆,并由螺母锁紧;螺杆内侧端端面开设凹槽;二支撑杆,其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于支撑座中心凸连接头和螺杆之间,支撑杆两端开设凹槽,与连接头和螺杆凹槽配合,凹槽内分别设钢球,支撑杆一端还与螺杆螺纹配合以限位凹槽内钢球;支撑杆与连接头、螺杆之间通过抵靠的钢球形成活动连接;升降调节机构,包括,锥齿轮,其下部插设于底座第三通孔内,上部为锥齿,并凸伸于底座上端面;锥齿轮下部套设轴承,轴承由轴套、锁紧螺母固定于底座;锥齿轮还设有中心通孔;T形螺母,穿设于 锥齿轮中心通孔,并与锥齿轮连接;T形丝杠,穿设于T形螺母内,T形丝杠上端连接于支撑座下;齿轮轴,通过轴承座、轴承设置于底座上,轴承由隔套及锁紧螺母固定;齿轮轴前端为伞形齿轮,与锥齿轮上部的锥齿啮合;齿轮轴后端连接一手轮。
进一步,与底座连接的机床床身上沿长度方向开设导槽,导槽一侧内壁为斜面,导槽内设一与之匹配的楔块,楔块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从而使底座与机床床身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手轮带动齿轮轴,齿轮轴与锥齿轮咬合,锥齿轮与T形丝杠通过T形螺母使T形丝杠上下移动,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工件加工。调整中心两侧各一个导向杆,支撑工件的支撑杆采用钢球连接,实现加工前工件的粗定位。工件落于上面后,其中心高低于主轴中心3mm,再通过尾座将其顶起。为使工件外径尺寸加工过程中随温度变化可进行微调,设有调整螺丝,容许外径为Φ50-Φ670mm。工件支架设有独立的移动系统,在床身上的纵向移动可通过人工推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支撑杆采用钢球连接的活性连接方法,工件落于上面后,其中心高低于主轴中心3mm,再通过尾座将其顶起前,人工推动工件可通过连接杆的自身旋转带动工件沿床身方向移动。解决了超长细长轴加工前的粗定位,大大提高了加工工件前的准备时间。
2.支撑座和底座中间有两套导向装置,使得T形丝杠上下移动更加平稳、准确、一致性。
3.加工工件过程中,中心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楔块松紧对中心架沿床身方向进行移动和固定。
4.通过齿轮方式和丝杠方式来传递扭矩,使得力传递效率更高,更稳定,更安全。
5.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易于操作,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座、支撑杆及连接头活动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调节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17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