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元件以及背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1232.1 | 申请日: | 201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8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章曙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曙虹 |
主分类号: | F21V17/16 | 分类号: | F21V17/16;F21S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7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元件 以及 背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液晶显示的背光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元件以及采用该连接元件的背光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模组的架构通常包括前框、玻璃板和背光组件。背光组件中的胶框与背板通过螺钉或者外置卡钩的方式连接。
附图1所示是采用螺钉方式连接胶框与背板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包括背板11、胶框12和螺钉13,在背板11和胶框12上分别具有内螺纹开孔110和120,螺钉13穿过开孔110和120,从而将背板11和胶框12连接在一起。螺钉连接的方式是现有技术中最为常见的连接方式,缺点在于背板11还需做抽引或者铆接螺柱,且螺钉13的使用增加材料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组装工时。
附图2所示是采用外置开口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包括背板21和胶框22,在胶框22的侧下方设有弹性卡钩220,背板21的同侧面设有与弹性卡钩220对应的凸块210。在组装时,卡钩220在外力作用下靠自身的弹性与凸块210相互卡紧,从而将背板21和胶框22连接在一起。此方式的缺点在于必然会对模组尺寸的外形尺寸产生一定的影响,至少增加一个胶框的料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元件以及背光装置,能够既不影响到模组的尺寸,又能够节约材料成本和组装工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元件,包括胶框和背板, 所述胶框设有第一表面,所述背板设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多个卡紧元件,每个卡紧元件包括突出于第一表面的凸起,每个凸起的端部设置有呈向外发散状分布的多个弹性卡钩,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与卡紧元件对应的孔洞,所述卡紧元件的凸起能够通过对应的孔洞将弹性卡钩与孔洞的边缘卡紧,从而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卡合固定。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紧元件的突出第一表面的凸起是多个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端部均设置有一弹性卡钩。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每个卡紧元件的突出第一表面的凸起是一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多个弹性卡钩。所述支撑杆为中部镂空的弹性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背光装置,包括胶框、背板及至少一背光源,所述胶框设有第一表面,所述背板设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多个卡紧元件,每个卡紧元件包括突出于第一表面的凸起,每个凸起的端部设置有呈向外发散状分布的多个弹性卡钩,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与卡紧元件对应的孔洞,所述卡紧元件的凸起能够通过对应的孔洞将弹性卡钩与孔洞的边缘卡紧,从而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卡合固定。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胶框是多件组合式的胶框,所述胶框在至少二对应侧边组件设置了所述多个卡紧元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胶框是一体成型式的胶框,所述胶框在至少二对应侧边设置了所述多个卡紧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在胶框的第一表面设置弹性卡钩,且因为弹性卡钩卡紧在背板的第二表面的内部,因此只需在背板做开孔处理,无需抽引或者铆接螺柱,不会对模组的尺寸产生影响。上述背光装置在组装过程中只需要稍加外力即可将弹性卡钩卡紧至孔洞内部,无需特别的组装工序。
【附图说明】
附图1和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连接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所示连接元件的卡紧元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5是采用附图3所示连接元件的背光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卡紧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卡紧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元件以及采用该连接元件的背光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首先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3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2。第一表面31上设置有三个卡紧元件,分别是311、312和313,而在第二表面32与这些卡紧元件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孔洞321、322与323。卡紧元件311、312和313能够穿过对应的孔洞321、322与323而与孔洞的边缘卡紧,从而将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2连接在一起。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更多或者更少的卡紧元件,并根据卡紧元件的位置设置相应数目的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曙虹,未经章曙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12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