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瓦楞纸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91078.8 | 申请日: | 201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3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马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丰余纸业(中山)有限公司;捷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9/08 | 分类号: | B32B29/08;B32B7/12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 44277 | 代理人: | 王向东 |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楞纸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楞纸板。特别涉及一种防潮瓦楞纸板。
背景技术
2010年10月6日公开的专利号为200920238501.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抗压型瓦楞纸板,包括至少两层箱纸板和设置于相临箱纸板之间的瓦楞纸,瓦楞纸的楞状突起部位通过粘合剂固定于其两侧的箱纸板上,其中,所述的最外层箱纸板的表面涂设有防水层。瓦楞纸的横截面为“U”型或连接的锯齿形,U型结构时其间距为7-9mm,锯齿形的齿距为5-7mm。本实用新型可以制作加工成三层、五层或更多层的瓦楞纸板,由于在箱纸板最表面设有氧化聚乙烯防水涂料,使其所制作的纸箱具有防水性能,另外瓦楞纸的U形状结构使其与两侧的纸面板更大面积的粘结,使整体更结实牢固,纸箱的承压强度高。但这种结构的纸板其防水层只能做表面处理,在潮湿的天气下,水分会通过内层纸进入纸板的各层纸内,使纸板的强度大大降低,而且表面涂有氧化聚乙烯防水层以后,会给后加工带来不便,如无法进行印刷等后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可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有效保持干燥度、在潮湿天气下也保持稳定的强度,而且成本低、环保,有利于后期印刷或后期加工的瓦楞纸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面纸、两层蕊纸、中纸和底纸五层纸用粘合剂粘合而成,所述面纸和底纸表面涂覆一层表面涂层,所述表面涂层为淀粉,且面纸、两层蕊纸、中纸和底纸五层纸中均加上施胶剂,该施胶剂为淀粉。
所述表面涂层分布的量为0.8-1.5g/m2,优选1g/m2。
所述面纸、第一层蕊纸和中纸形成的瓦楞B楞的高度为2.5-3.0MM;中纸、第二层蕊纸和底纸形成的瓦楞C楞的高度为3.5-4.0MM,两层蕊纸在面纸和中纸及中纸和底纸之间形成的波浪形为UV形;B楞楞数为50±2个/300MM;C楞楞数为38±2个/300MM。
所述瓦楞纸板粘合剂为木薯淀粉;所述粘合剂还包括防潮剂和架桥剂。
所述瓦楞纸板总厚度为6MM-7MM。
由于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面纸和底纸的表面涂覆一层表面涂层,可起到阻止水分进入纸板的作用,这样纸板能保持干燥,使纸板在潮湿天气下也能保持稳定的强度。表面涂有淀粉的涂层,一方面成本低,环保,还便于印刷等后加工。另外在各层纸上均施有施胶剂,使各层纸都能有效地防水,从而提高纸板的整体防水性和强度的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瓦楞纸板采用BC楞结构,两层蕊纸在面纸和中纸及中纸和底纸之间形成的波浪形采用UV形结构,这种结构加强了纸板的承压能力。这种瓦楞纸板可用于制作家具。使用这种纸板制作家具,既降低家具的成本,又减少木材的损耗,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有涂层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名称:
1:面纸,2:第一层蕊纸,3:中纸,4:第二层蕊纸,5:底纸,6:表面涂层,7:B楞,8:C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由面纸1、两层蕊纸、中纸3和底纸5五层纸用粘合剂粘合而成,所述面纸和底纸外表面涂覆一层淀粉表面涂层6,该表面涂层6为淀粉,目的是为防止水分进入纸板内部,保证了纸板能保持干燥。为了进一步提高纸板的防潮性,在面纸、两层蕊纸、中纸和底纸五层纸中均加上施胶剂,该施胶剂为淀粉。施胶的方法可以是涂覆的方法,也可以在制作纸浆时,在纸浆中加入施胶剂。这样就做到了全面的防水,使纸板的每一层纸都可防止水分进入纸内,从而提供了纸板的整体防水性,使纸板的强度进一步稳定。
所述面纸和底纸表面涂层的淀粉分布的量为0.8-1.5g/m2,优选1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丰余纸业(中山)有限公司;捷佳有限公司,未经永丰余纸业(中山)有限公司;捷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1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