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烤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0965.3 | 申请日: | 201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2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邱景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景志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A21B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烤炉。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烧烤食品时一般是先将放在炉子内的木炭点燃,再用叉子叉住食品,然后手执叉子将食品置于木炭上方,直置将食品烤熟,其间必须用手频繁转动叉子,以防止食品受热不均而造成半生半熟,时间一长执拿叉子的手就觉得累,另外一旦忘记转动叉子,食品就会出现局部被烤焦,不小心将烤焦的部分吃下后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现有人们在烧烤食品时极之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人们在烧烤食品时不方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结构简单的烧烤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烧烤炉,包括本体、电热管和电气控制线路,所述本体用条形板折弯成两端分别为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上部和右侧板的上部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以对左右侧板进行固定,防止左右侧板向外变形;右侧板内侧设有支撑条、外侧设有右端盖,所述电热管一端搁置在所述支撑条上侧另一端插入所述左侧板内,所述左侧板外侧设有左端盖,左侧板与左端盖之间的空腔内设有电机、温控器和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齿轮啮合,烤叉左端穿过所述左侧板插入所述从动齿轮中央的联轴孔内与该联轴孔轴联接(即在烤叉与从动齿轮之间相当于通过轴联器连接),所述烤叉右端搁置在所述右端盖上侧的定位缺口中。使用时,将食品穿入烤叉内,然后将烤叉左端穿过左侧板插入从动齿轮中央的联轴孔内,接通电源开关,电机通过输出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烤叉不停地旋转,使烤叉上的食品均匀受热。当然,还可以设置电机的控制开关控制其关或停。
所述烤叉左端的端部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联轴孔的横截面也为多边形。
所述连接杆为两条,两条所述连接杆水平放置且相互平行,在两条所述连接杆的上侧放置有烤网。可以直接在烤网上放置食品进行烧烤。
另外还可以为烧烤炉配置石板、烤盘或小烤盘等适合不同食品的烧烤要求。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在烧烤炉上设置了可以带动烧烤叉自动翻转的电动机构,使烧烤的食品不会因受热不均造成半生半熟,而且可以配置石板、烤盘等多种配件,烧烤方式多样化,而且使用方便、实用、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将图1中最基本的零件组装在一起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向图2中放置了两只烤网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向图3中放置了一只烤盘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向图4中放置了石板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向图3中安装了烤叉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向图5中安装了烤叉和安放了小烤盘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1中从动齿轮的立体放大图。
图中42、石板,36、小烤盘,41、烤盘,11、左侧板,13、连接杆,24、从动齿轮,23、输出齿轮,21、左端盖,33、电机开关旋钮,34、调节旋钮,32、温控器,31、电机,1、本体,6、电热管,35、烤叉,37、小烤盘,61、支撑条,14、连接杆,12、右侧板,22、右端盖,51、52、烤网,221、定位缺口,240、联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见图1,所述烧烤炉,其本体1为U形,两端分别为左侧板11和右侧板12,左侧板11的上部和右侧板12的上部之间通过两条连接杆13和14连接;输出齿轮23与电机31的输出轴相联后与温控器32、三个从动齿轮24一道安装在左侧板11外侧与左端盖21之间的空腔中,其中三个从动齿轮24之间相互啮合,而中间的从动齿轮24与输出齿轮23啮合,支撑条61从内侧插入右侧板22中,电热管61右端搁置在支撑条61上左端穿过左侧板11插入对应的从动齿轮中央的联轴孔内(从动齿轮中央的联轴孔的形状见图8所示的联轴孔240),安装在左侧板21外侧的电机开关旋钮33和调节旋钮34分别控制电机的开和关以及调节电热管61的通电时间,关闭电机后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手动旋转烤叉。
从图8中可见,从从动齿轮中央的联轴孔240的一侧为平面,对应地烤叉的左端部对应位置处设有与该平面相配的缺口,使从动齿轮转动时可以带动烤叉旋转。
见图2,右侧板12内侧设有支撑条61用于支撑住电热管6的右端,在右侧板与右端盖的上侧均设有定位缺口221用于支撑住烤叉的右端(见图6和图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景志,未经邱景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09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防震功能的应急逃生锁
- 下一篇:车载香水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