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接制管机用双边式进料机台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0811.4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7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曹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永大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1C47/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88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制管机用 双边 进料 机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料机台,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焊接制药厂管机用双边式进料机台。
背景技术
在焊接制管过程中,当需要使用大尺寸钢卷(即宽度较大的钢卷)时,使用单边进料机台会出现由于钢卷重量过重而倾斜的问题,即损坏了机台,又影响进料;因此目前的做法是在单边进料机台卷轴的自由端设置一支撑架,通过支撑架配合机台支撑卷轴从而固定钢卷,但是这种方式存在操作复杂问题,因为需要根据钢卷的大小调节支撑架的高度,同时由于钢卷非常重,移动非常缓慢,因此上卷固定时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影响工作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上料方便,工作效率高的焊接制管机用双边式进料机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焊接制管机用双边式进料机台,包括左机架和右机架,其中所述的左、右机架上分别对称设有左卷轴和右卷轴,左、右卷轴分别连接有驱动装置;在左、右机架之间设有支撑杆,支撑杆连接有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在支撑杆上设有左悬臂和右悬臂,在左、右悬臂之间设有驱动辊,驱动辊连接有第二旋转驱动装置。
上述的焊接制管机用双边式进料机台中,所述的支撑杆由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构成,所述的左、右悬臂分别固定在左、右支撑杆上;所述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由左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和右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构成,左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和左支撑杆连接,右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和右支撑杆连接。
上述的焊接制管机用双边式进料机台中,所述的左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和右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均为液压缸。
上述的焊接制管机用双边式进料机台中,所述的驱动装置为液压缸。
上述的焊接制管机用双边式进料机台中,所述的第二旋转驱动装置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相互对称的左、右机架和左、右卷轴,左、右卷轴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移动,这样可以非常方便钢卷的上卷操作,节省上卷时间,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操作;同时采用双边式进料,可以保证机台不会由于钢卷的重量太重而出现倾斜损坏,且出卷平稳,保证后续加工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是图3中BB向剖视图。
图中:左机架1、右机架2、左卷轴3、右卷轴4、驱动装置5、支撑杆6、左悬臂6a、右悬臂6b、左支撑杆6c、右支撑杆6d、第一旋转驱动装置7、左第一旋转驱动装置7a、右第一旋转驱动装置7b、驱动辊8、第二旋转驱动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焊接制管机用双边式进料机台,包括左机架1和右机架2,左、右机架1,2分别固定在地基上,在左、右机架1,2之间设有地坑,在左、右机架1,2上分别对称设有左卷轴3和右卷轴4,左、右卷轴3,4分别连接有驱动装置5;在左、右机架1,2之间设有支撑杆6,支撑杆6连接有第一旋转驱动装置7,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6由左支撑杆6c和右支撑杆6d构成,在左、右支撑杆6c,6d上分别设有左、右悬臂6a,6b;所述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7由左第一旋转驱动装置7a和右第一旋转驱动装置7b构成,左第一旋转驱动装置7a和左支撑杆6c通过左连接杆连接,右第一旋转驱动装置7b和右支撑杆6d通过右连接杆连接;在左、右悬臂6a,6b之间设有驱动辊8,驱动辊8连接有第二旋转驱动装置9;在本实施例中,左第一旋转驱动装置7a、右第一旋转驱动装置7b和驱动装置5为液压缸;第二旋转驱动装置9为电机。
具体使用时,将钢卷吊装至左、右卷轴3,4之间,通过与左、右卷轴3,4连接的液压缸驱动左、右卷轴3,4移动对钢卷进行固定,左、右卷轴3,4分别穿设在钢卷的轴芯两边,再通过电机驱动驱动辊8带动钢卷转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永大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永大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08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旧电极帽检测更换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二极管焊接高压线圈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