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起重机的履带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90506.5 | 申请日: | 201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9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象;郝淑敏;殷延明;黄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55/20 | 分类号: | B62D55/20 |
| 代理公司: | 济宁众城专利事务所 37106 | 代理人: | 李效宁 |
| 地址: | 272073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履带起重机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履带起重机的履带板。
背景技术
国内外现有的履带式行走起重机等机械中所用的履带板为铸造结构。由于 履带板尺寸较大,且为了节省材料,内部做成中空形式。履带板不仅承担整个主机的重量,而且还要承担吊起物的重量,往往在履带板承压部位下方设计承压柱。这样能显著提高履带板的承载能力。但是履带式起重机吊起重物还需要移动,由于主机和吊起物的总重量很大,行走马达对履带板的拉力很大,甚至能达到总重量的85%。由于有承压柱的作用,承压不会有问题。前后侧板之间只有上下板连接,没有其它加强筋相连接,由于履带板之间巨大的拉力作用,常常出现履带板被拉裂或拉断的情况。拉裂或拉断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连接套周围以及前后侧板之间的空腔部位。而且由于产品设计不合理,致使铸造工艺和热处理工艺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生产出的成品缺陷较多,故此产品的结构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起重机的履带板,结构合理、制造方便、使用方便、性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履带起重机的履带板,包括底板、侧板、上盖板、承压板、驱动凸块、联接套,侧板设置于底板两侧,底板上面中部为承压板,承压板的中部有用于与驱动轮啮合驱动凸块,上盖板处于承压板两侧并与侧板固定,底板两侧设置用于两履带板之间联接的联接套,履带板中部有空腔,在该空腔内设置加强筋,履带板两端的加强筋呈十字形分布,提高履带板的抗弯能力;履带板中部空腔的加强筋连接在前后两面的侧板之间,提高履带板承受拉力的能力。履带板中部有空腔,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底板与地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大,降低履带起重机的接地比压,分布合理的加强筋提高整体结构强度。驱动凸块的四周表面经淬火处理,也提高耐磨性能。联接套分布均匀,防止出现单个联接套承受拉力的情况。前后两块履带板的联接套相互配合,间隙均匀,不会出现联接套过度磨损的情况。
上盖板低于承压板,使得承压板易于热处理和提高粗糙度。承压板与履带起重机的支重轮相接处的表面经淬火处理,提高耐磨性能。
侧板上设置螺栓安装凸台。在螺栓安装凸台上装置螺栓,防止销子窜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加强筋分布,使得整体重量减轻,履带板能承受更大的重量;上盖板低于承压板,方便承压板热处理;螺栓安装凸台装置螺栓,防止销子窜出。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侧板3、上盖板4、承压板5、驱动凸块6、联接套7,侧板3设置于底板1两侧,底板1上面中部为承压板5,承压板5的中部有用于与驱动轮啮合的驱动凸块6,上盖板4处于承压板5两侧并与侧板3固定,底板1两侧设置用于两履带板之间联接的联接套7,履带板中部有空腔,在该空腔内设置加强筋2,履带板两端的加强筋2呈十字形分布,履带板中部空腔的加强筋2连接在前后两面的侧板3之间,上盖板4低于承压板5,侧板3上设置螺栓安装凸台8。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凸块6与驱动轮啮合,相邻履带板之间通过联接套7再加销轴实现联接,螺栓安装凸台8装配螺栓螺母,用来定位销轴,防止销轴外窜,整个履带板通过底板1与地面接触,承压板5起承受整个来自于支重轮上方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05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主站架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斗式购物小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