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硬双层防撕裂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0362.3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8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岳生;徐绍东;廖承辉;王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华三五一七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陈庆元 |
地址: | 414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硬 双层 撕裂 密封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圈,特别指一种用于给水、排水和煤气输送管线的软硬双层防撕裂密封圈。
背景技术
橡胶密封圈是铸管给排水管的主要配件,起到给排水密封的重要作用。目前生产过程中,给排水密封圈软硬胶之间接合面均为平面接合,粘合强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在给排水铸管安装过程中,由于机械作用力较大,经常出现给排水密封圈胶圈软硬胶之间撕裂的质量问题,对工程进度和密封效果造成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软硬双层防撕裂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设置在铸管承接口内的密封圈,它是由软胶层和硬胶层粘合成一体的环形密封圈,其中软胶层和硬胶层粘合面设置成相对嵌合的矩齿面或者凸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通过改变密封圈硬胶挤出口型板的形状后,使挤出的硬胶表面形成多条或多个的(△形、凸形)的凸起的线条,增加软硬胶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软硬胶的粘合力,解决了机机械作用力对胶圈软硬胶撕裂带来的质量问题。
2、改变给排水密封圈硬胶的形状后,由过去的软硬胶之间平面接触改为软硬胶之间嵌入式结构,由平面单向受力改为多向受力,增大软硬胶之间接触面积,同时分散了应力作用,使其接触面更多、粘合更加牢固。
3、本实用新型已通过批量性的试生产,技术工艺成熟,可使用到T型所有规格的密封圈产品中,同时也可应用于A型或只要有软硬胶相结合的所有产品中。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硬胶表面形状,扩大接触面,增强粘合力,使软、硬胶的接触面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75%-100%或更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背景技术产品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3可知,本实用新型设置在铸管承接口内,由软胶层1和硬胶层2粘合成一体的环形密封圈,其中软胶层1和硬胶层2粘合面设置成相对嵌合的矩齿面或者凸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硬胶层2粘合面设置至少二个矩齿或者凸面,软胶层1粘合面设置有对应硬胶层2粘合面矩齿或者凸面的嵌入位。密封圈的外壁设置有卡槽3,卡槽3与铸管内壁的卡耳4对应安装固定。密封圈为截面呈T型的T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艺原理:
1、改变T型给排水密封圈硬胶出型的口型板,在原有与软胶接触面的平面上开出2-5条或多个(△形、凸形)的缺口,使硬胶胶条通过挤出后表面形成几条或多条△形或凸形的凸出线条。
2、改变T型给排水密封圈硬胶的的出型工艺,在胶料挤出口型板后,可安装一滚压机,将硬胶与软胶的接面压出较密集的数百个不等的凹坑,以增加软硬胶的接触面,提高粘合强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华三五一七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际华三五一七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0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骨架双外唇口的剖分式油封
- 下一篇:一种轮系端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