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仰拱弧面自动成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0057.4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0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贾吉春;陈鑫;刘兴波;李玉军;杨青玉;刘伟;李世强;刘春峰;彭伟;张合超;许金林;张学军;陈大军;戴润军;郑孝富;吴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2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仰拱弧面 自动 成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仰拱弧面自动成形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仰拱施工中,混凝土的灌注方式采用泵送,而仰拱抹面主要靠人工操作大抹子来完成。
这种施工工艺存在以下缺陷:
1、需要人数较多,浪费劳动力;
2、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3、仰拱面层成形不标准,形状误差较大,且不均匀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仰拱弧面自动成形机,包括行走机构、行走加高座、横梁、平移架、平移纵梁、举升油缸、前后托梁和滑模机构,横梁通过行走加高座与行走机构连接,举升油缸一端与横梁下表面连接,另一端与地面直接接触,横梁的上表面连接有主框架,该主框架包括前后托梁、平移架和平移纵梁,前后托梁之间连接有滑模机构。
进一步的,滑模机构内安装有电机和附着式振捣器。
进一步的,隧道仰拱弧面自动成形机还包括设在最上层的操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仰拱弧面自动成形机采用机械化方式完成仰拱面的抹面工作,全自动液压就位,电力驱动行走,在抹面过程中利用链条做弧形齿条,让滑模机构在弧形轨道上沿仰拱面方向进行滑行,而弧形轨道的半径及大小可根据圆弧仰拱的半径及大小进行设计更改和调整,以满足各种不同圆弧形仰拱面的施工。改进后具有如下优点:
1、操作简单,机械化程度高,有利于文明施工;
2、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3、仰拱面成形后形状标准,误差小,均匀一致;
4、故障率低、性能可靠,维修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1为隧道仰拱弧面自动成形机主视图;
图2为隧道仰拱弧面自动成形机俯视图;
图3为隧道仰拱弧面自动成形机侧视图。
图中:1-行走机构,2-行走加高座,3-横梁,4-平移架,5-平移纵梁,6-举升油缸,7-托梁,8-滑模机构,9-电机,10-附着式振捣器,11-操作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介绍隧道仰拱弧面自动成形机的组成和结构。
横梁3通过行走加高座2与行走机构1连接,举升油缸6一端与横梁3下表面连接,另一端与地面直接接触,通过地面提供反力。横梁3上表面连接有该隧道仰拱弧面自动成形机的主框架,该主框架包括前后托梁7、平移架4和平移纵梁5,它们依次连接。前后托梁7之间连接有滑模机构8。电机9、附着式振捣器10均安装在滑模机构8内,分别为滑膜机构8的行走和振捣提供动力。操作平台11设在该隧道仰拱弧面自动成形机的最上层,为工作人员提供操作空间。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仰拱弧面自动成形机的工作过程。
行走机构1至浇注里程(在行走过程中滑模机构8在最边界位置,不影响行走)→滑模机构8通过电机9带动链轮在弧形齿条(此机构中以链条做齿条传动)上滑动至中间位置→举升油缸6就位,调整水平位置→平移架4及平移油缸调整左右纵向位置→就 位→电机9、附着式振捣器10进行工作→滑模机构8延齿条方向进行滑动,模板在仰拱面上进行抹面工作→滑模机构8滑行至边界位置→电机9进行反转→滑模机构8反方向滑行→滑模机构8至另一边界位置→电机9进行正转→如此循环几个过程,仰拱面成形→电机8、附着式振捣器10停止工作→举升油缸6收起→行走机构1行走进行下一循环位置进行工作。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因此,应该理解上述的实施例不是限制,而是各个方面的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00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