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服液体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9911.5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6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醒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醒超 |
主分类号: | A61J1/05 | 分类号: | A61J1/05;A61J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服 液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包装瓶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服液体瓶。
背景技术
药用的口服液体瓶对体瓶、瓶盖的密封要求较高,目前最通常的药用的口服液体瓶是由玻璃瓶体、塞子、铝质密封膜以及金属或橡胶瓶盖组成,所述塞子塞堵于所述玻璃瓶体的瓶口内,所述铝质密封膜罩盖于瓶口并覆盖所述塞子,所述金属或橡胶瓶盖锁固于所述瓶口并遮盖所述铝质密封膜,从而将所述玻璃瓶体密封。
所述口服液体瓶组装时,首先将所述塞子塞入所述玻璃瓶体的所述瓶口,然后再将所述铝质密封膜罩盖于所述玻璃瓶体的瓶口,最后盖上所述金属或橡胶瓶盖。
由上可知,现在的所述口服液体瓶的组成部件较多,使得生产工序较多,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另外,由于组成部件较多,因此,组装工序也比较多,生产效率较低。
除此之外,现有的所述口服液体瓶容易被重复使用,且所述口服液体瓶使用时开盖操作麻烦,需用插管将铝质密封膜穿破,再者玻璃瓶体由玻璃组成,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的药用的口服液体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口服液体瓶,其包括:瓶盖以及瓶体;
所述瓶盖具有顶壁,自所述顶壁向下延伸的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上设有易拉环,以及所述环形侧壁内设有自所述顶壁向下延伸形成的密封内塞,所述密封内塞的宽幅略大于所述瓶体的瓶口,所述密封内塞收容于所述瓶体的瓶口内且与所述瓶体的瓶口内壁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瓶体的瓶颈设有第一卡齿以及第一卡槽,所述瓶盖的所述环形侧壁设有第二卡齿以及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齿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卡齿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内,使得所述瓶盖与所述瓶体的瓶颈相互锁止。
优选的,瓶盖一体成型且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瓶体采用聚脂材料或聚丙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所述环形侧壁内设有自所述顶壁延伸的密封内塞,所述密封内塞收容于所述瓶体的瓶口内且与所述瓶体的瓶口内壁过盈配合,使得所述瓶盖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而无须使用铝质密封膜罩盖,节省材料成本;
(2)、所述口服液体瓶只由瓶盖以及瓶体的组成,且所述瓶盖一体成型,使得生产工序减少,成本降低,且组装工序也比较简单,生产效率较高;
(3)、所述环形侧壁上设有易拉环,便于拉开,使得打开所述瓶盖更加方便;
(4)、由于本实用新型无须使用铝质密封膜罩盖,因此无需配备插管,从而节省开支;
(5)、所述第一卡齿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卡齿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内,双重卡扣,使得所述瓶盖与所述瓶体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即使瓶盖被打开,还可以重新密封,因此,所述瓶体内的药水不怕被污染,可多次饮用,符合药用要求;
(6)、所述瓶盖与所述瓶身配合外观时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口服液体瓶的部分剖视图;
图2是瓶盖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用的口服液体瓶,其包括:瓶体1以及瓶盖2。
所述瓶体1采用聚脂料或聚丙烯成型,所述瓶体1形状为圆柱形,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瓶体1可为方形或菱形。所述瓶体1的瓶颈11设有第一卡齿111以及第一卡槽112,所述瓶颈11顶端形成瓶口113。
所述瓶盖2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并通过模具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瓶盖2具有顶壁21、自所述顶壁21周缘向下延伸形成的环形侧壁22、以及自所述顶壁21向下延伸形成且收容于所述环形侧壁22内的密封内塞23。
所述环形侧壁22上设有第二卡齿221、第二卡槽222以及易拉环223,所述第一卡齿111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222内,所述第二卡齿221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112内,使得所述瓶盖2与所述瓶体1的瓶颈11相互锁止,无法反抽松脱,除非破坏瓶盖2或拉开所述易拉环223,否则无法脱开瓶盖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醒超,未经黄醒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99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