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安全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9784.9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5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卢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笛 |
主分类号: | E06C1/28 | 分类号: | E06C1/28;E06C7/08;E06C7/5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5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用梯子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多功能安全梯。
背景技术
在居家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诸如更换灯泡、擦玻璃、打扫墙面卫生、存取东西等登高作业,因此,梯子已成为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器具。现有的居家梯子,无论是人字梯、单直梯, 还是升降梯, 关节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人是由从外侧上下梯子的。由于没有相应的防护装置,人登高作业时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摔下梯子,造成人身伤害。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和行动不方便的人来说,这种安全隐患尤为突出。同时站在无防护的梯子上作业,还会给作业人员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此产生,提出一种多功能安全梯。该安全梯通过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使人从梯子内部上下梯子,不仅提高了梯子的安全保护功能,而且对使用者能起到心理安抚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安全梯包括数组环形横撑、多根直立纵杆及数对脚踏板;所述数组环形横撑由多根纵杆固定连接形成环形梯子,所述数对脚踏板对称设置在环形横撑的中间部位;在每组环形横撑上均设有缺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环形梯子分为上下两部分,即上段环形梯子和下段环形梯子,其中上段环形梯子的截面尺寸外径略小于下段环形梯子的截面尺寸内径,在上段环形梯子的下端面带有销轴,在下段环形梯子的上端面上设置用于与销轴连接的支座。
所述最下端环形横撑可以有缺口,也可以是环形无缺口结构;所述环形横撑可以成圆环形、矩形、方形或椭圆形等结构形状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由于设置的环形横撑较好的起到了安全防护功能,人站在环形梯子里面进行登高作业的时,最上端的环形横撑位于膝盖以上,不仅起到了理想的安全防护功能,而且对使用者能起到心理安抚作用。同时该梯子可以作为锻炼器械,进行身体起伏运动,锻炼上肢。平时不用是可以作为客厅或阳台花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中:1、环形横撑,2、直立纵杆,3、脚踏板,4、缺口,5、上段环形梯子,6、下段环形梯子,7、销轴,8、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安全梯主要包括数组环形横撑1、多根直立纵杆2及数对脚踏板3,数组环形横1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由多根直立纵杆2固定连接形成环形梯子,数对脚踏板对称设置在环形横撑的中间部位;环形横撑1可以是圆环形、矩形、方形、椭圆形等其它几何形状。在每组环形横撑上均设有缺口4,缺口4的宽度让人侧身能够进入即可。其中每组环形横撑的缺口一端均与其中的一根直立纵杆2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另一根相邻的直立纵杆2固定连接,由此,在该两根相邻的直立纵杆2之间就形成一个供人进出的开口。其中最下端环形横撑的可以有缺口4,也可以是环形无缺口结构。
为了增加梯子的高度,减小梯子的体积,还可将梯子设计为组合式结构。如图3、4所示: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将环形梯子设计为上下两部分,即上段环形梯子5和下段环形梯子6。其中上段环形梯子5的截面尺寸外径略小于下段环形梯子6的截面尺寸内径,目的是使上段环形梯子5可以收缩到下段环形梯子6内。在上段环形梯子5的下端面带有销轴7,销轴7为多个,分布设置在上段环形梯子5的下端面上,下段环形梯子6的上端面上设置用于与销轴7连接的支座8,在支座8上开有销轴连接孔,支座8设置位置和数量与销轴7对应。将上段环形梯子5由下段环形梯子6内提升后,略转角度,使销轴7插入支座8中,组成一个高度适宜的梯子。
使用时,侧身进入环形梯子内,站在合适高度的脚踏板上,然后转身,背对缝隙,从梯子内部实现登高作业,此时最上端的环形横撑位于膝盖以上,实现保护功能和心理安抚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笛,未经卢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97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