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双凸极结构的磁路混合励磁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9741.0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3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易龙芳;顾菊平;茅靖峰;华亮;吴晓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29/00 | 分类号: | H02K29/00;H02K1/17;H02K3/46;H02K1/14;H02K1/24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凸极 结构 磁路 混合 磁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刷直流电机制造的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双凸极结构的磁路混合励磁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突破,特别是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出现,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电机及其驱动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先后出现了永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双凸极电机等多种结构的电机。这些电机采用了永磁材料励磁代替传统的电流励磁,具有功率密度高、电动机体积和重量小、结构简单以及效率高等优点。且因为采用永久磁钢励磁,可以方便地实现无刷化设计,没有励磁损耗,因此功率因数高于其它电励磁电机。研究表明,永磁电机在功率密度、转矩惯性比和效率方面都超过了传统的直流电机和异步电机。
然而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人们发现永磁无刷电机恒定的磁场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比如在高速机床主轴驱动以及电动汽车的驱动中,都要求驱动系统既要在低速时有大力矩,又要在轻负载时有足够的高速度,传统的直流电机的解决方案是将系统的基速设计得较低以满足低速大力矩的要求(恒转矩调速), 轻载时的高速度则通过弱磁升速来达到(恒功率调速),但永磁无刷电机的弱磁升速有一定困难,尽管可以通过矢量控制的坐标变换与交直轴分解来增加定子电流的励磁分量达到部分目的,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由于转子上的永磁体对于外加磁势的磁导率很小,去磁效应并不明显,这种方法反而使定子电流与损耗大大增加、对控制器的容量要求更高。因此,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把目光投向混合励磁电机的发展。通常来说,混合励磁电机至少存在两个磁势源,电机气隙磁场的主要部分由永磁磁铁建立,而转速(或电压)调节所需的磁场变化部分靠辅助的电励磁绕组来实现。与永磁电机比较,它具有调整气隙磁场的能力;与同步电机相比,具有较小的电枢反应电抗。它综合了永磁电机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电励磁电机调节磁场方便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两者各自的缺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双凸极永磁电机平滑调速方便的基于双凸极结构的磁路混合励磁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双凸极结构的磁路混合励磁电机,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均为凸极结构,由钕铁硼永磁体和励磁绕组共同提供气隙磁场,其特征是:永磁体、电励磁绕组、电枢绕组均位于定子上,转子呈无绕组、无永磁体的形式,永磁体贯穿整个电机的轴向长度,且N-N极相对、S-S极相对,励磁绕组安装在电机两端的端盖侧;电枢绕组为集中绕组,安装在定子齿上;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均采用双层轭部结构,定子外轭在电机外壳的内侧,定子内轭位于定子外轭部的内侧,在定子内轭上设有定子齿;转子内轭紧套在转轴外,转子内轭外面包有转子外轭,在转子外轭上设有转子齿,用来轴向导磁的定子外轭和转子内轭为环形柱体结构;用来径向导磁的定子内轭和转子外轭由硅钢片冲压叠制而成;由定子外轭和定子内轭构成的定子轭部被永磁体分隔成均等的几部分;电机两端的定子侧面安装有侧面导磁钢板,侧面导磁钢板的数量与永磁体的数量相同,且为偶数,该侧面导磁钢板靠转轴的一端与转子内轭之间留有轴向气隙,在该侧面导磁钢板的外圆靠定子外轭的部分设有磁极极靴,轴向励磁线圈位于侧面导磁钢板的外侧。
电机定子齿的数目多于转子齿的数目,定子齿宽度为定子齿距的一半;转子齿宽大于定子齿宽;定子齿和转子齿之间的气隙厚度为0.3-0.5mm。
本电机具有双凸极永磁电机结构合理,简单可靠、免维护、转子上无绕组、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同时对双凸极永磁电机的结构和运行原理上都作了一定的改进,有效解决了双凸极永磁电机磁场难以调节的问题。
本电机作为电动机运行时:电机起动或低速运行时通过施加正向励磁电流,产生磁场与永磁磁场方向一致,实现助磁运行,获得较大的电磁转矩,满足电动汽车等场合需频繁快速起动或爬坡等运行要求;电机高速运行时,施加反向励磁电流,实现电机的弱磁控制,提高电机的运行速度;同时在原永磁电机恒功率调速范围内,可以使励磁电流为零,获得较高的运行效率。
本电机作为发电机运行时,通常以永磁磁场励磁,获得较高的效率输出;调节励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调节气隙磁场的强弱,从而调节发电机端电压;但当发电机故障时,可以通过迅速通入反向励磁电流,使气隙内的磁场减弱实现快速灭磁,可以有效减小对发电机以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为了减小轴向磁路的磁阻,以便采用较小的励磁磁动势获得想要的磁场调节效果,定子和转子轭部都采用了电工纯铁来轴向导磁;同时为使电机结构更紧凑,励磁线圈采用极靴形式,节省了电机内的空间,以确保电机内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励磁线圈,励磁绕组为集中绕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9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逆变电路的工频电源结构
- 下一篇:船用无刷交流轴带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