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的贮能转动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88850.0 | 申请日: | 2011-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7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谢连盛;南存乐;雍先康;刘良军;何庆;黄应健;李齐伟;刘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福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张瑜生 |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转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断路器的贮能转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一种断路器的贮能转动机构,包括有左侧板、右侧板,经定位轴套设置在左侧板、右侧板之间的贮能转轴,贮能转轴上还套设有左凸轮、右凸轮、四连杆,贮能转轴包括有圆柱体转轴本体,转轴本体中部向外延伸有环形凸缘,转轴本体的两端分别向中部开设有槽孔,其中一端的槽孔延伸至环形凸缘上,四连杆设置在环形凸缘上,左凸轮、右凸轮设置在四连杆两侧的转轴本体上。在开关合闸时,贮能转轴受到冲击力以及触点弹簧的反作用力;在开关合闸后,贮能转轴在克服较大的正压力和摩擦力的交变负荷下旋转,因而对贮能转轴的抗疲劳强度要求高,而这种结构的贮能转轴,应力集中,容易疲劳,产生断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的贮能转动机构,使得开关合分时,贮能转轴的受力分散,无应力集中点,提高了贮能转轴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的贮能转动机构,包括有左侧板、右侧板、贮能转轴、分别设置在左侧板、右侧板上的两定位轴套,贮能转轴上还套设有左凸轮、右凸轮、四连杆,所述的两定位轴套内均设有轴承,所述的贮能转轴两端分别经所述的轴承与定位轴套旋转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设轴承,使得开关合分时,贮能转轴的受力分散,无应力集中点,减小了所述贮能转轴所受的摩擦力,使得其旋转更加顺畅,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贮能转轴包括有圆柱体转轴本体,所述的转轴本体中部向外延伸有环形凸缘,所述的轴承分别位于所述的环形凸缘两侧与转轴本体的相交位置,所述的左凸轮、右凸轮、四连杆均套设在所述的环形凸缘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将所述的轴承设置在所述的环形凸缘两侧与转轴本体的相交位置,使得贮能转轴的受力分散,无应力集中点,进一步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左凸轮、右凸轮对称设置在所述四连杆的两侧。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左凸轮、右凸轮对称设置,使得贮能转轴的受力更加均匀,不会产生局部受力过大的情况,再进一步延长了贮能转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贮能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断路器的贮能转动机构,包括有左侧板1、右侧板2、贮能转轴3、分别设置在左侧板1、右侧板2上的两定位轴套4,贮能转轴3上还套设有左凸轮5、右凸轮6、四连杆7,所述的两定位轴套4内均设有轴承8,所述的贮能转轴3两端分别经所述的轴承8与定位轴套4旋转配合,其中,所述的定位轴套4对所述的贮能转轴3进行轴向定位。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贮能转轴3包括有圆柱体转轴本体31,所述的转轴本体31中部向外延伸有环形凸缘32,所述的轴承8分别位于所述的环形凸缘32两侧与转轴本体31的相交位置33,所述的左凸轮5、右凸轮6、四连杆7均套设在所述的环形凸缘32上。所述的四连杆7两侧的贮能转轴3上还套设有限位轴套9,所述的两限位轴套9用于定位四连杆7,保证四连杆7的传动可靠。
所述的左凸轮5和右凸轮7、两限位轴套9、两定位轴套4均对称设置在所述四连杆7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福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福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8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