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7006.6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0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关于一种可稳定电性接触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性电子不断朝轻、薄、短、小方向发展,例如在移动电话和PDA以及数码相机等移动式设备中,相应于移动式设备的小型化和便携式设计,就要求连接器尺寸缩小并具有薄断面(Low profile)特征,另外,由于移动通讯发展的多功能性要求,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子组件封装密度增加,就需要对应精密排列的插头和插座端子,因此不断降低端子之间的排列密度的插头同插座的配合高度,同时保证端子能在局限的空间内保持稳定的拔出保持力就成为目前业内研究的方向。
如中国专利公告第1237662号,所揭示的是一种板对板母座连接器结构,所述端子是经金属片冲压折弯,由板簧部、装配部及端部三大部分组成,其中装配部上包括有第一臂、第二臂及第二弯曲部,而板簧部上包括有接触顶点;该端子是从上而下插固于插座本体的预设孔内固定,再通过板簧部的接触顶点和第二弯曲部共同形成双触点来与插头连接器进行接触以便电讯传输。然而,该端子在组装过程中是仅依靠第一臂上的凸起来干涉固定于绝缘本体的预设孔内的,而在第二臂上未作任何固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所有端子第一臂上的凸起均位于同一直线,且呈高密度排列于局限的插座本体空间内,故每一端子上的凸起大小就有所限制,而致使单个端子的拔出力非常有限,当在与公座连接器进行多次对接后,很容易使端子产生松动,造成电气特性的严重不稳定;再者,在进行SMT过程中也很容易因高温焊接影响使端子产生松动,造成焊接不良,产生接触不稳定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组装固定的可靠度佳,电气特性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设有数个容置槽,每一该些容置槽是由一侧壁与连接于侧壁的一挡止部所构成的凹陷结构;
数个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其中每一该些端子设有嵌入成型于该绝缘本体上的一固定部及自固定部沿着该容置槽延伸的一弹性部,该弹性部包括有一水平臂、连接水平臂且朝上方延伸的一接触臂及连接接触臂且朝侧壁与挡止部延伸的一缓冲臂,该缓冲臂设有分别顶抵于侧壁与挡止部的一第一顶抵段与一第二顶抵段以形成一凸状圆弧结构。
该挡止部邻近于该接触臂与该水平臂的连接处。
该水平臂与该接触臂之间的夹角介于70度至90度之间。
该固定部包括一第一固定臂、一第二固定臂及连接该第一固定臂和该第二固定臂的一连接臂。
该接触臂与该缓冲臂之间形成一缓冲空间。
该绝缘本体上设有与该些容置槽相对应的该些沟槽,在每一该些沟槽的底部设有镂空部。
该绝缘本体包括一第一绝缘体及一第二绝缘体,该第二绝缘体以超音波振荡方式与该第一绝缘体结合成一组合体结构。
该第二绝缘体具有一基部,在该基部长轴方向二侧面向内设有该些容置槽,连接该基部二侧的外缘部两侧的底部上设有与该些容置槽相对应的该些沟槽。
该第一绝缘体的主体上具有收容该第二绝缘体的一开口以及用以包围构成该开口的二长臂,该些端子以嵌入成型方式结合固定于该些长臂上。
连接该基部二侧的一外缘部两侧的底部上设有与该些容置槽相对应的该些沟槽,在每一该些沟槽设有贯穿该外缘部底部的镂空部,该水平臂位于该沟槽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连接器,其是将端子的固定部通过嵌入成型的方式完全包覆固定于绝缘本体上,如此可得到最佳地固持端子的效果,以解决现有利用干涉组装端子所容易造成的端子松动与电气特性不稳定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在端子的弹性部末端还增设有缓冲臂,利用缓冲臂的第一顶抵段与第二顶抵段分别顶抵于侧壁与挡止部上,可以达到防止接触臂过度变形以及提供接触臂足够的弹性回复力的目的。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第二绝缘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电连接器沿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7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