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特柔软耐250℃高温型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6748.7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0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夏新乔;吕永平;袁秋萍;李恳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22;H01B7/29;H01B7/02;H01B1/02;H01B5/08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饶建华 |
地址: | 435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柔软 250 高温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的电线产品,尤其是兼具耐高温高强度特柔软及电线整体拉断力要求的一种高强度特柔软耐250℃高温型电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高强度耐250℃高温型电线产品主要结构为:导体+聚四氟乙烯绕包绝缘+玻璃丝编织+硅油+钢丝编织。导体所用铜单线为镀锡铜丝。绝缘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薄膜,用绕包方式实现。中间层用玻璃丝编织并涂硅油而成。外层用直径大于φ0.25mm钢丝编织成型。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制造的电线产品,柔软性能差,线很硬,弯曲性能极不好,从而影响了产品的使用效果。市场上又有采用聚四氟乙烯作绝缘,绕包三层,采用左、右、左的方向,再绕玻璃纤维丝一层,再编织玻璃纤维丝一层,最后用直径大于φ0.25mm钢丝编织,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制造的电线产品,由于绝缘绕包三层采用左、右、左的方向,使电线更硬,弯曲性能更差,不适合于对柔软性和耐高温性有特殊要求的场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高强度耐250℃高温型电线柔软性能差、弯曲性能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强度特柔软耐250℃高温型电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高强度特柔软耐250℃高温型电线,具有镀锡铜芯绞合导体,导体外部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聚四氟乙烯绝缘层、玻璃丝编织层、硅油涂层、钢丝编织护套,其特征是:所述钢丝编织护套是采用0.18mm的镀锌软钢丝编织,其编织密度为90%的钢丝。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镀锡铜芯绞合导体是由19根单丝直径为0.24mm的镀锡铜丝绞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小直径高密度的钢丝编织层,既保证抗拉强度,耐高温性能,又使产品的柔软性能及弯曲性能大大提高,产品重量减轻,成本降低,能满足对柔软性和耐高温性,有特殊要求的场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视图。
图中:1-镀锡铜芯绞合导体,2-聚四氟乙烯绝缘层,3-玻璃丝编织层,4-硅油涂层,5-钢丝编织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镀锡铜芯绞合导体1,镀锡铜芯绞合导体1外部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聚四氟乙烯绝缘层2、玻璃丝编织层3、硅油涂层4、钢丝编织护套5,特别是:所述钢丝编织护套5是采用0.18mm的镀锌软钢丝编织,其编织密度为90%的钢丝。
本实施例中所述镀锡铜芯绞合导体1是由19根单丝直径为0.24mm的镀锡铜丝绞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1.制镀锡铜丝绞合导体。将19根单丝直径0.24mm的镀锡铜丝绞合,该导体应符合GJB1640-93《航空航天用电线电缆导体品种及截面系列》。
2.制聚四氟乙烯绕包绝缘。通过绕包机对聚四氟乙烯绝缘料进行绕包。
3.制玻璃丝编织。通过编织机将玻璃丝编织在绝缘芯上。
4.涂硅油。通过烧结机对玻璃丝编织进行硅油涂覆及烘干,使玻璃丝包覆紧密牢固,控制外径3.8±0.2mm。
5.制钢丝编织。通过编织机将锭数*每股根数/单丝直径为24*3/0.18mm的钢丝编织在电线外层,控制外径最大值5.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航天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6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