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信报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6702.5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6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崇平 |
主分类号: | A47G29/12 | 分类号: | A47G29/12;G09F9/33;G01V8/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信报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报箱,特别是一种智能信报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物业包括小区、写字楼及与其相配套产品,如信报箱。
信报箱主要用于接收各类信件,其为木质信报箱、铁皮信报箱或不锈钢信报箱,材料多种多样。现有的信报箱,其箱门与箱体之间经锁体相连,用户经钥匙打开锁体,然后打开箱门,取出信报箱内物品,之后再闭合箱门、锁住锁体。现有的信报箱由于必须使用钥匙才能够打开箱门,所以当未携带钥匙时,该箱门无法打开,以致于无法取出其内的物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信报箱,其通过IC读卡器采集开锁信号,从而省去携带钥匙的麻烦,实现了无钥匙亦能够打开信报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信报箱,所述智能信报箱包括信报箱柜及对应于该信报箱柜的IC读卡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
所述信报箱柜包括多门信报箱单元;一门信报箱单元包括一箱门、一电控锁、一信件入口和一信件红外检测模块;所述信件红外检测模块与所述IC读卡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控锁与所述IC读卡器电性连接。
所述智能信报箱包括控制中心计算机系统;所述IC读卡器与所述控制中心计算机系统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中心计算机系统包括提示信件检测状态的信息发送模块。
所述智能信报箱包括显示信件检测状态的LED显示屏,所述LED显示屏与所述控制中心计算机系统电性连接。
所述智能信报箱包括模块式主柜和模块式副柜。
所述模块式主柜与所述模块式副柜经总线相连。
一所述模块式主柜为24门,一所述模块式副柜为24门。
所述IC读卡器包括输入按键。
该信件红外检测模块对着所述信件入口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IC读卡器采集开锁信号,省去携带钥匙的麻烦,实现了无钥匙亦能够打开信报箱,共享一卡通系统的IC卡,与门禁、停车系统、社区一卡通系统共一张卡。
设置信件红外检测模块,采集智能信报箱内的信件信息,然后将该检测信件信息通过LED显示屏进行显示,或是通过控制中心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发送模块通知用户,及时告知用户信件信息,方便用户及时取信或是有效率的打开信报箱。
采用模块式主柜与模块式副柜的结合,方便智能信报箱的扩展。常规设置为模块式主柜,当有扩展需求时,直接增设模块式副柜,该模块式主柜与模块式副柜经总线连接,共享一IC读卡器,智能信报箱的容量调节快速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智能信报箱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所述信件入口设置信件红外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智能信报箱,该智能信报箱包括信报箱柜11及对应于该信报箱柜11的IC读卡器12。用户需要打开信报箱单元时,直接使用IC卡对着IC读卡器12进行刷卡操作,当该IC读卡器12感应到IC卡的信息,并与该IC读卡器12内预存储的信息相符时,打开与该信息关联的特定信报箱单元的箱门。箱门打开之后,用户即能够取出信报箱内的信件。使用IC卡开启信报箱单元,即通过IC读卡器12采集开锁信号,省去携带钥匙的麻烦,实现了无钥匙亦能够打开信报箱,共享一卡通系统的IC卡,与门禁、停车系统、社区一卡通系统共一张卡。
本实用新型的信报箱柜11包括多门信报箱单元;一门信报箱单元包括一箱门、一电控锁、一信件入口1111和一信件红外检测模块1112,电控锁连接于箱门与箱体之间,电控锁的状态对应于箱门的开启/闭合;信件红外检测模块1112与IC读卡器12电性连接,用于将检测的信件信息发送给IC读卡器12;电控锁与IC读卡器12电性连接,由IC读卡器12发送给电控锁开启命令。该信件红外检测模块1112对着信件入口1111设置,该信件红外检测模块1112为一对红外发送与接收管,即一红外发射管和一红收接收管,该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信息由红外接收管接收,当有信件从信件入口1111投入时,该信件从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之间的区域通过,阻挡红外线的接收,此时的红外接收变化发送给IC读卡器12,从而IC读卡器12判断出信报箱单元内有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崇平,未经李崇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67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