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6600.3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4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超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穿刺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手术室中,为了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反复抽动脉血查血气分析,需要对患者进行动脉穿刺或置管。这是一项有创伤操着技术,对患者有一定的损伤,而且有可能造成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桡动脉穿刺可能造成患者手缺血坏死等,因此作为一名麻醉医生来说,必须要熟练掌握这种技术,尽量保证一次穿刺成功,减少反复穿刺所带来的一些严重并发症。但是对一些条件稍微差一点的医院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非常的熟练,而且每个人的熟练程度也都是建立在反复穿刺过程的基础上,因此,有一种好的穿刺针,操作起来既方便又简单,且每个人都容易掌握,那么就可以从根源上尽量避免穿刺所带来的一些并发症。目前临床上用的都是普通穿刺针,该针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穿刺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置不进留置套管,原因是穿刺凭我们的感觉,不能保证每一针都能在血管的正中,如是遇到低血压或休克病人时就更困难,这样反反复复穿刺就容易损伤血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导引的新型穿刺针,可简化穿刺操作,通过引导钢丝来引导置管。与现有的Y型封闭留置针联合应用,在穿刺的整个过程中几乎不会发生病人血液外渗,造成病人血液丢失和对医务人员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穿刺针,包括针座,针座一端设有针头,针座另一端设有与注射器连接的接口;针座一侧设有钢丝引导槽,钢丝引导槽的底部与针孔相通,钢丝引导槽上设有底部开孔的轮盒,轮盒内设有钢丝轮,钢丝轮上缠有引导钢丝。
前述新型穿刺针中,所述钢丝轮经轮轴与轮盒两侧转动连接。
前述新型穿刺针中,所述引导钢丝的直径小于针孔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在普通穿刺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缠有引导钢丝的钢丝轮,引导钢丝的直径小于针头孔径,引导钢丝可以从针孔中穿过,通过引导钢丝来引导置管(引导钢丝始终在穿刺针和留置套管的中心)。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Y型封闭留置针联合应用,在穿刺的整个过程中几乎不会发生病人血液外渗,造成病人血液丢失和对医务人员的污染,且置管也非常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针座、2-针头、3-与注射器连接的接口、4-钢丝引导槽、5-轮盒、6-钢丝轮、7-引导钢丝、8-轮轴、9-Y型封闭留置针、10-注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依据。
实施例。一种新型穿刺针,如图1所示,包括针座1,针座1一端设有针头2,针座1另一端设有与注射器连接的接口3;针座1一侧设有钢丝引导槽4钢丝引导槽4的底部与针孔相通,钢丝引导槽4上设有底部开孔的轮盒5,轮盒5内设有钢丝轮6,钢丝轮6上缠有引导钢丝7。所述钢丝轮6经轮轴8与轮盒5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引 导钢丝7的直径小于针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以桡动脉穿刺为例。
如图2所示,按常规对穿刺部位消毒后,将注射器10与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连接接口3连接,针头2套在Y型封闭留置针9的针管中引导钢丝7退在圆锥孔处。用右手握持注射器10(稍带负压),在桡动脉搏动明显点将穿刺针9刺入皮肤,探到血管后,右手不动,用拇指向后滑动到钢丝轮6,把引导钢丝7通过穿刺针的针头2送入血管1-2cm时,把整个穿刺针后退0.5cm(不能退出皮肤),再把留置套管顺着引导钢丝7置入血管。如遇到阻力时,把引导钢丝退回到开始的位置,右手再边带负压边轻轻左右旋转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直到引导钢丝在无明显阻力的情况置入血管后,再置入留置导管。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在负压穿刺和引导钢丝引导下置管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穿刺针,从而有效避免了因置不进套管、血压低及血管痉挛探不到血管而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不必要损伤和严重的并发症;
2、操着过程简单、方便、快捷且更容易掌握;
3、更适合休克和严重低血压病人穿刺;
4、如与封闭的Y型留置套管合用,可以避免了患者的血液外渗对医务人员污染等。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一些需要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和反复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的手术病人,动脉插管化疗,和一些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超,未经张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66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