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式内串结构电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6360.7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6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赛福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005 | 分类号: | H01G4/005;H01G4/14;H01G4/32;H01G4/232;H01G4/236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马元生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式内串 结构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式内串结构电容器,尤其是包括电容器芯子、螺孔柱、塑料外壳、焊点、环氧树脂灌注料的干式内串结构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在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具有体积小、容量高,低自感、低损耗、低等效串联电阻,耐高压、耐大电流,可靠性高、寿命长等特性的电容器的需求越来越高。常规的两层单面金属化薄膜的电容器无法达到性能要求,就是两层单面金属化薄膜的电容器采用内部串联或外部串联设计,也只能在降低容量的同时提高耐压性能,无法获得其他特性。目前可以见到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四层材料卷绕电容器芯子:一层为聚丙烯光膜,一层为铝箔层(两张铝箔,中间隔开一定距离),一层为聚丙烯光膜,一层为铝箔层(单张铝箔)。但这种方案存在很大的缺点:薄膜的厚度一般为几微米,而铝箔厚度为几十微米,这样做出的电容器体积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式内串结构电容器,它具有体积小、容量高,低自感、低损耗、低等效串联电阻,耐高压、耐大电流,可靠性高、寿命长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干式内串结构电容器,包括电容器芯子、螺孔柱、塑料外壳、焊点、环氧树脂灌注料,其特征在于:电容器芯子由三层膜卷绕而成,一层为聚丙烯光膜,一层为双面金属化的聚酯膜,一层为单面金属化的聚丙烯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双面金属化的聚酯膜中间设有空边,单面金属化的聚丙烯膜两边缘设有空边。
作为进一步改进,电容器芯子和螺孔柱通过多个焊点连接。螺孔柱内部设有螺纹。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电容器芯子使用了三层膜卷绕而成,取代现有技术中采用四层材料卷绕电容器芯子,能够达到体积小、容量高,低自感、低损耗、低等效串联电阻,耐高压、耐大电流,可靠性高、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容器芯子卷绕薄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螺孔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电容器由电容器芯子4、螺孔柱1、塑料外壳3、焊点2、环氧树脂灌注料5构成。其中电容器芯子4除组成芯子的主要材料介质薄膜外,还包括卷绕时作为心轴的芯棒6,和引出电极的喷金层7。
如图2所示,电容器芯子4使用了三层膜卷绕而成,一层为聚丙烯光膜8,一层为双面金属化聚酯膜9,一层为单面金属化聚丙烯膜10。其中,双面金属化聚酯膜9的宽度最大,聚丙烯光膜8和单面金属化聚丙烯膜10的宽度稍小并相等,这可以保证电容器不会出现击穿现象。双面金属化聚酯膜9采用中间留有空边11,单面金属化聚丙烯膜10采用两侧边缘留有空边11。双面金属化聚酯膜9是用来代替两张并排中间隔开一定距离的铝箔作为电极材料的,聚酯膜本身不是介质。单面金属化聚丙烯膜10上的金属层是用来代替单张铝箔的。聚丙烯光膜8和单面金属化聚丙烯膜10的厚度是根据电容器耐压要求变化而确定的。而双面金属化聚酯膜9中的聚酯膜不作为介质,不需要承担电压,可以选用很薄的聚酯膜,而且和电容器额定电压无关。
如图3所示,作为电容器引出电极的螺孔柱1由两部分组成:一为钢质的带螺纹通孔的圆柱体12,一为铜质圆形电极片13,两部分通过点焊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赛福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赛福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63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烂花短毛绒面料
- 下一篇:一种用于原子频标的环路振荡周期测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