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管分水器沿口加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6075.5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4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汤文成;黄辉祥;吴斌;胡猛;陈浩;李明;龚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19/00 | 分类号: | B21D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118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水 器沿口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壁直管排列式分水器加工工装领域,特别涉及到直管分水器沿口的加工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直管排列式分水器沿口加工方法有:1.先在直管上钻孔,然后再焊接分水管。2.先在直管上冲孔,然后再拉出翻边形成外沿,磨平外沿后再焊接分水管。3.利用管液压成形技术,在直管的固定工装上预留沿口成型通道,从直管两端通入高压水,使高压水从预留沿口成型通道冲出,便形成沿口。
方法1虽然操作简单但是由于两圆管相交形成相贯线,由于相贯线是空间曲线,焊接起来比较困难,且焊接不牢固;方法2通过形成外沿口从而避免了相贯线焊接的问题,由于是对直管直接冲孔,这样会给主管带来比较大的局部变形,甚至整体变形,其次由于外沿的形成是通过内沿翻边拉成的,外沿的质量不好保证;方法3通过水压冲出沿口,沿口形状一致性不好保证,对于不同个数的的沿口,水压要求不同,冲击速度要求不同,这对于水压控制要求非常高,而且难以很好的实现。
直管钻孔是直接将管件装夹在钻床的工作台上,工装夹具较为简单。管液压成形技术是将管件放入模具中,模具为上下两半圆凹模,合起来为一闭合模具压紧待加工直管,防止非加工区域在高压水压力作用下胀破,管件两端通过冲头密封,成形过程中,在通过冲头液压管道向管件内通入高压水,模具留有预留沿口成形通道,此处在高压力下金属材料沿着成形通道塑性延展变形,便可以形成沿口。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加工质量好、加工速度快的直管分水器沿口加工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直管分水器沿口加工装置,包括装夹部件、定位模块、半球体拉块;所述装夹部件用以夹持管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夹块和右夹块,所述左、右夹块合拢后,上部留有能使半球体拉块通过的缺口;所述定位模块为半圆柱体,定位模块上部设置有定位锁紧机构,定位锁紧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滚珠、弹簧和紧固螺钉;所述半球体拉块包括半球体,半球体下侧设置有能与所述定位锁紧机构扣合的定位体,定位体左右两侧设置有与滚珠配合的凹坑,半球体上部与拉绳固定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拉绳固定装置为螺栓,所述半球体上部设置有安装螺栓的螺纹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沿口加工装置,是利用金属塑性成形技术,结合金属冲压成形方法而构建的,装置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易于模块化设计和装置的重复利用;由于设计有定位模块,使半球体拉模能够准确定位,提高了加工精度,同时半球体拉模能够在定位模块中滑动,待到达滚珠处自动卡紧定位,这样就能够起到快速装夹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装夹效率;采用半球作为拉出沿口的模具,有利于保证沿口受力的缓慢变化,降低沿口因受力突变而产生的破裂或者残余应力不均匀的可能性,提高拉出沿口的质量,同时半球体拉模的球面形状也能够减小拉出沿口时所收的摩擦力,有利于增加拉模的和钢绳的寿命,同时也能减小拉力机的拉力,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目前利用高压水加工沿口的方法,对使用的模具有较高的要求,模具需要预留沿口成型通道,结构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控制高压水的压力。本装置与利用高压水加工沿口相比,由于采用液压提升机等作为动力设备,具有结构相对简单,操作过程容易控制,对密封性没有要求,对加工环境要求不高,一次可同时拉出多个分水器外沿口。与现有的一般沿口加工方法相比,本装置由于设计了精确的装夹定位模块,从而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提前加工了沿口引导孔,保证了外沿质量,所加工沿口形状一致,有利于分水管的后续焊接,提高了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管分水器沿口加工装置在管件中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管分水器沿口加工装置与管件安装结合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沿口成型效果示意图。
图4是定位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半球体拉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1.钢丝绳,2.左夹块,3. 拉绳固定装置,4.紧固螺钉,5.弹簧,6.定位模块,7.右夹块,8.直管,9.半球体拉块,10.滚珠,11.沿口,12.半球体,13.定位体,14.螺纹孔,15.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60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