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粉料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5784.1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1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常厚春;马革;张湘波;刘宇;张开辉;陈燕芳;刘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2 | 分类号: | F23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质粉料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燃烧生物质粉料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利用生物质物料,如秸杆、甘蔗渣、稻糠、锯末、木屑等,对其进行中温或高温热解后,能够提炼出生物质油或生物质燃气。现有技术的燃烧器,其主体结构由燃烧壳体构成,而燃烧壳体由燃烧层(内层)和保温层(外层)构成,燃烧层内部燃烧产生的高温热辐射热量,保温层在长期持续高温的情形下,会产生龟裂、退化等危害,影响燃烧器的正常运行,必须定期更换,由于没有控制好热量的散发,也造成部分能量被浪费掉。燃烧壳体虽然采取了隔热层以防止工作接触到燃烧器的外表面而引起烫伤事故,但随着热能的传递,热量通过外层辐射到周围空气中,使对工厂内的空气温度上升,居高不下的环境温度也无形中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人作业的舒适度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隔绝保温层辐射热、对保温层外表面降温,并可循环利用保温层辐射热的粉料燃烧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质粉料燃烧器,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外表面包覆有由内筒与外筒构成的夹套,该夹套的空间作为冷却室,冷却室内填充具有流动性的冷却液,冷却液与保温层进行热交换,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若干块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为中空圆筒形,在保温层的壁体开设若干进料口, 进料口的侧壁与保温层壁体相切,粉料在风力的作用下,沿切身方向进入保温层内腔并形成旋风式燃烧。
所述各个进料口与风室连通,风室与风机通过风管连通。
所述外筒连通设置排气管。
所述保温层的内部密布有若干J形抓钉。
所述保温层的上部连通液位计。
所述保温层内腔的轴线中心设置一出气管,出气管的入口与保温层内腔的出口连通,出气管的左端插入置于内腔中为内置端,出气管的右端伸出内腔外为伸出端。
所述风室由一次气室和二次风室组成,一次气室与进料口连通;所述出气管的内置端的管壁设置有若干通孔,该通孔与二次风室连通,为出气管处的生物质燃气补充适量的氧气。
所述支撑板为圆环,圆环周围开设一缺口。
燃烧器还包括点火器和防爆门和用于检测温度的检测器件,燃烧器还开设有炉门,所述炉门安装有炉盖,所述炉门的上方设置有视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保温层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夹套,并在夹套内填充冷却液,用水泵控制其流动性,不断更换冷水,达到吸收保温层外表温度的效果,从而将保温层的温度与外界隔绝,防止燃烧器汤伤工人,同时也杜绝了向工厂环境辐射热量的目的。经过换热的冷水变为了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水,输送入锅炉本体内供利用,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提升了锅炉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体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燃烧器由保温层12、点火器14、风机2、液位计21、热电偶8、防爆门9、人孔15、观火孔13和夹套组成,整体上横向放置。保温层12呈中空的圆筒形,其内部的圆形空腔作为燃烧室1。保温层12的材料为耐高温材料,其内部焊接密布有J形抓钉10,以加固保温层。保温层12的壁体上开设有六个进料口17,进料口17的侧壁与保温层12的壁体相切。进料口17的入口与风室16(一次风室)相通,风室16通过风管6与风机2连通。当生物质粉料从进料口17进入燃烧室1时,风机2向进料口17切向吹入空气,使粉料在燃烧室1中旋风式卷起,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烧。保温层12的外壁包覆有夹套,该夹套由内筒5和外筒4构成,内筒5和外筒4的之间设置有若干块支撑板3(图4)。支撑板3为圆环形状,其周围开设有90°缺口,每块支撑板的缺口朝向各不相同,有利于增加水流的振动性。内筒5与外筒4之间的空间形成冷却室,里面可填充水。外筒4的上部连接排气管,用于将冷却室的蒸汽排出。冷却室连接液位计8,用于监视冷却室的水位。
实施例2
参照图3,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加设出气管20和二次风室18。燃烧室1的轴线中心设置一出气管20,出气管20的入口与燃烧室1的出口连通,出气管20的左端插入置于内腔中为内置端,出气管20的右端伸出内腔外为伸出端。出气管的内置端的管壁设置有若干通孔19,该通孔19与二次风室18连通。二次风室18通过通孔给出气管20处的生物质燃气补充适量的氧气,使输入到锅炉中的生物质燃气燃烧更充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57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