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脱泡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5553.0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7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富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叶风电设备(营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2 | 分类号: | B01D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5000 辽宁省营口***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脱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创作真空脱泡桶,应用于玻璃钢叶片制造工艺领域,在真空灌注前,对混合的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液体内部的气泡进行真空抽离,达到无气泡残留目的,提升产品质量。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文明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世纪,也是一个能源需求日益扩大的世纪,在获取能源的过程中,随着人类对环境的认知,风能作为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被广泛重视起来;不断进步的风力发电技术,推动各类大型MW级风机开始主导风力发电市场,风电叶片作为绿色产业风力发电系统中最关键的技术产品,以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布作为主要材料;他们的每一次技术变更、工艺改善都对整个产业意义重大。
举例来说一支40.3米的风电叶片其玻纤用量约3950KG,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混合用量约为1890L,出于工艺要求,这些材料难以被削减,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材料浪费,改进工艺缩短生产工时,提高产品性能加强竞争力成为叶片制造中主要的赢利点。
叶片灌注采用的工艺为真空灌注,即在真空条件下将充分混合后的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灌入模具内产生化学反应后与玻纤布结合形成玻璃钢叶片,在这一制造过程中,由于树脂及固化剂在生产、运输及混合过程中都会与空气接触,不可避免的存留一些微小气泡在树脂及固化剂中,而这些气泡如果不进行处理的话,将会进入产品内部,造成局部发白、小气泡聚集、白丝等现象,降低产品区域力学性能,对产品使用寿命造成极大损害。
目前市场上用于进行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混合的设备均存在此类问题,大部分企业对混合原料的气泡处理仍停留在防止外部气泡进入原料内阶段,一些企业自主制造的脱泡设备,只是将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装载体放入密封桶中,对其进行简单的抽真空动作。
创作人根据多年从事叶片玻璃钢行业制造经验,潜心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不对成本产生过多影响的情况下,设计了本实用新型创作真空脱泡桶。
发明内容
真空脱泡桶,其结构由真空抽离系统、脱泡桶体及三角支撑架组成;其特征在于:脱泡桶体,由一上盖与本体所构成;上盖为外形呈圆弧状之薄壳体,薄壳体上端设置一个连通壳体内部的泄压阀,上盖的底端为圆形的开口,开口部全周设置拉扣,借由拉扣使上盖与本体上端盖合;本体底端为呈渐缩型态的斗状桶底,本体上端左侧设置进料阀,另侧设置抽气阀;本体底端设置出料阀,内部呈角度安装圆形隔板,在上盖与本体闭锁后形成脱泡桶体;三角支撑架处于脱泡桶体下方,用来支撑脱泡桶体;抽气阀连通脱泡桶体与真空抽离系统,此即为真空脱泡桶结构。
使用本真空脱泡桶时,由于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高粘度性,容易附着在本体内壁;加上玻璃钢灌注作业的即时性,需要不定期清理本体,因此在本体上设置一个上盖,这样可以方便及时清理脱泡桶本体;同时,上盖可以加装一个真空表,用来直观显示脱泡桶体内气压水平和出胶时控制桶体内气压;上盖顶部设置一泄压阀,在出料时,打开泄压阀,平衡脱泡桶与外部气压后,进行出料作业。上盖周缘设置4个拉扣,其目的在于紧固上盖与本体。
真空脱泡桶本体内有6个搭接条,以层递式安装在本体内,放置于其上的圆形隔板通过搭接条与定位销固定,呈约30°倾斜于本体内;进料阀的阀口在隔板上方2CM左右,当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混合物注入时,隔板起到导流作用,混合液从隔板周边垂滴入本体底部,最大限度防止直接注入本体时液体飞溅,产生气泡。
真空脱泡桶的抽气阀用来与真空泵系统相连,其特征在于真空泵通过抽气阀连续不断地对脱泡桶抽气,保证脱泡桶体内部气体从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混合液中抽离后仍然保持近真空状态,液流罐的目的为防止杂物进入真空泵中,造成真空泵系统故障。
真空脱泡桶,制作工艺原理简单明了,由常见不锈钢金属或其它不与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混合物发生反应的材料制作而成,成本较低且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脱泡桶的全视图
图2为脱泡桶内部剖面图
图中1.真空泵系统,2.脱泡桶体,3.进料阀,4.出料阀,5.泄压阀,6.真空表,7.隔板,8.拉扣,9.抽气阀,10.上盖,11.斗状桶底,12.搭接条,13.定位销,14.真空泵,15.溢流罐,16.本体,17.三角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叶风电设备(营口)有限公司,未经红叶风电设备(营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5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污酸废水中沉淀分离砷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净水机的节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