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4969.0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9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文;魏银仓;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H01M10/50;H01M2/34;H01M2/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动力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内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过程中,通常采用一次性方式把电芯卷绕完成。现有结构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以下缺点:在极片卷绕过程中,极片的极耳对位精度不高,降低了生产效率及合格率;同时,电芯只有表面散热不能内部散热,对电池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电解液浸透各层极片时间较长,降低生产效率;极柱不固定,容易造成左右晃动时极耳断裂或电芯短路;电池注完液、充放电后电芯可能会膨胀出现极片断裂情况,同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可提高在极片卷绕过程中极耳的对位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及合格率,进一步提高电芯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有:柱面结构的外壳、位于外壳内腔中的电芯、位于电芯两端的上盖板、下盖板以及分别位于电芯两端的上电极部件、下电极部件;所述电芯包括多片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采用卷绕方式排列连接的极片组件,隔离膜间隔于相邻的正极片、负极片之间;其中,所述电芯包括一个以上的柱面结构的铝圈,铝圈位于外壳内腔中并将极片组件分隔成为多部分,部分极片组件位于铝圈内部,另外部分的极片组件嵌套于铝圈的外部。
所述电芯的两端设置有能够散热的铝片,与铝圈的端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由于电芯包括一个以上的柱面结构的铝圈,铝圈位于外壳内腔中并将极片组件分隔成为具有不同极耳间距的多部分;本实用新型提供动力电池内部结构新设计方案,可通过电芯分卷,提高在极片卷绕过程中极耳的对位精度,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及合格率。分卷后的电芯解决电池注完液、充放电后电芯可能会膨胀出现极片断裂情况,提高电池安全性。通过分卷电芯上的铝圈与垫片上的铝片结合解决电芯内部散热,进一步提高电芯安全性。通过极柱的焊接提高生产操作性,提升生产效率。通过垫片解决注液速度和极片各层浸透时间,固定和防护极柱,防止电芯短路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及电池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铝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极柱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上垫片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上垫片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下垫片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下垫片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下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铝片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注液口盖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注液口盖,2、上盖板,3、铝片,4、上垫片,5、极柱,6、铝圈,7、下垫片,21、注液口,31、筋条,41、铝片安装槽,42、电解液入口,43、极柱安装槽,44、电解液出口,45、铝圈通孔,51、安装柱,61、凸台,71、下铝片安装槽,72、下极柱安装槽,73、铝圈下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请见图1、图11,包括有:柱面结构的外壳、位于外壳内腔中的电芯、位于电芯两端的上盖板、下盖板以及分别位于电芯两端的上电极部件、下电极部件;所述电芯包括多片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采用卷绕方式排列连接的极片组件,隔离膜间隔于相邻的正极片、负极片之间;其中,所述电芯包括一个以上的柱面结构的铝圈6,铝圈6位于外壳内腔中并将极片组件分隔成为多部分,部分极片组件位于铝圈6内部,另外部分的极片组件嵌套于铝圈6的外部。
所述电芯的两端设置有能够散热的铝片3,与铝圈6的端部连接。
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见图1,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两个铝圈6,将极片组件通过激光切割机切割成具有不同极耳间距的三部分,分卷成三个不同直径的卷芯筒嵌套放置,两个铝圈6放置在相邻卷芯筒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4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