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源计量监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4225.9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9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谢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恒利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7/00 | 分类号: | G01D7/00;G01D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源 计量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能源计量监控系统,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能源监控计算机通讯类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对局域网内的水、电、气、热、空调等能耗数据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范围内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充分利用能源、节能降耗,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目前,企业内的能源计量设备(水、电、气、热等仪表)普遍存在分布广,并且分散,人工抄表时间不一致,有一定计量误差,不便于实时跟踪能源消耗状况,阻碍了对于能源消耗的准确分析;并且人为因素导致数据容易抄错、统计不方便、数据不直观,无法提供能源异常的报警提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源计量监控系统,该系统是利用现代化通讯技术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整合和开发,对企业内的水、电、气、热、空调等能耗数据进行详细的分类/分项采集和统计分析,形成各个监测单元的年度、月度、每日、每小时乃至每分钟的能耗曲线,生成费用报表,并提供详细的数据报表,可适用于所有行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能源计量监控系统,包括能源仪表、实时现场采集终端、通讯网络及数据管理服务器,其中:
能源仪表,其为检测能源计量点的能源数据装置;
现场采集终端,其输入端连接上述能源仪表,并将采集的能源数据通过通讯网络传输到数据管理服务器;
数据管理服务器,其对能源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及处理。
进一步,所述的能源仪表为电表、气表水表或其他能源计量仪。
进一步,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报警终端,该报警终端由数据管理服务器控制。
进一步,所述的数据管理服务器包括报警查询模块、报表生成模块及能源曲线模块。
本实用新型源原计量监控系统是伴随着集散型控制系统的出现才开始被广大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工业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源原计量监控系统相比以前人工抄表具有的优势日趋明显。开发软件(组态软件)是一套基于图形的组态软件包,采用先进的软件技术,在操作界面上遵循“使用方便,便于调试,容易理解”的原则。软件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运行于监控操作站上的监控操作软件,二是运行于现场控制站内主控制器板上的控制运算软件。本实用新型可自动记录车间现场的用水用电等能源情况。并可以实时监测能源的使用情况,并在变压器抄造等危险情况下发出报警。记录现成的实时数据,报表系统可直观的体现出查询时间的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用水用气量、用电量等信息。曲线图显示每一时刻的电压电流值,使用者可使用提供的曲线图工具对现场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报警系统提供各种危险状况下发出警告,如变压器超载、电流超过报警值等情况。系统提供打印功能和保存为excel文件的功能。使数据的保存方式和分享方式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图3是报表系统流程图。
图4是曲线生成流程图。
图5是报警查询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能源计量监控系统,包括能源仪表1、实时现场采集终端2、通讯网络3及数据管理服务器4,其中:
能源仪表1,其为检测能源计量点的能源数据装置,可以为电表11、气表12、水表13或其他能源计量仪表14;
现场采集终端2,其输入端连接上述能源仪表,并将采集的能源数据通过通讯网络3传输到数据管理服务器4;
数据管理服务器4,其对能源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及处理。
本监控系统还包括报警终端,该报警终端由数据管理服务器控制,报警系统提供各种危险状况下发出警告,如变压器超载、电流超过报警值等情况。
本实用新型数据管理服务器包括报警查询模块、报表生成模块及能源曲线模块,其中报警查询如图5所示,报表生成如图3所示,曲线流程如图4所示。
本系统设计原则提供全面,可靠,灵活的现代化计量手段;降低能源计量人员的错误率和劳动强度;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形象;系统构成简单,使用维护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恒利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恒利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42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汉赛巴尔通体的PCR鉴定方法
- 下一篇:轧辊轴承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