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啤酒机的循环制冷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2471.0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1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邱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环县和成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啤酒 循环 制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循环制冷机构,特别是一种啤酒机的循环制冷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的啤酒饮品市场上还是应用传统的包装方式,即采用玻璃瓶或塑料瓶包装啤酒,其缺点是人们在饮用时、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饮用时需要在冰箱内冷藏,不能及时得到冰冻的啤酒。而且包装啤酒有一定的保质期,若不对其进行冷藏,时间久了易于变质。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塑料桶装的生啤酒,由于没有冷却系统对啤酒进行冷却,导致啤酒的保质期很短,不易被人们接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对桶装啤酒进行冷却的啤酒机的循环制冷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啤酒机的循环制冷机构,啤酒机包括用于储存啤酒的酒桶和具有若干出酒口的啤酒塔,酒桶和啤酒塔的出酒口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本制冷机构包括制冷箱和制冷管,制冷管的两端分别与制冷箱相连且在制冷管上具有循环泵,所述的制冷管与上述的连接管贴靠。
啤酒桶中的啤酒经过连接管输送到啤酒塔中,供人们取用。当啤酒经过连接管时,制冷管将啤酒进行冷却。该制冷箱产生制冷液体,制冷液体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在制冷管内流动,由于制冷管与连接管贴靠,所以啤酒是通过制冷管进行冷却的。该啤酒机的循环制冷机构结构简单,能有效实现对啤酒的制冷。
在上述的啤酒机的循环制冷机构中,所述的制冷箱包括用于盛装制冷液体的箱体和位于箱体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其制冷原理同冰箱制冷原理一样,制冷效果好。
在上述的啤酒机的循环制冷机构中,所述的制冷管和连接管外侧套有护套。
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防止外界的温度对制冷管产生影响,更好的保证了制冷管的制冷效果;而且护套还可以保护制冷管和连接管,防止其受到损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啤酒机的循环制冷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其结构简单,能有效实现对啤酒的制冷;而且在制冷管和连接管外侧套有护套,防止外界的温度对制冷管产生影响,更好的保证了制冷管的制冷效果;护套还可以保护制冷管和连接管,防止其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啤酒机的循环制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酒桶;2、啤酒塔;3、连接管;4、制冷箱;5、制冷管;6、循环泵;7、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啤酒机包括用于储存啤酒的酒桶1和具有若干出酒口的啤酒塔2,本实施例中啤酒塔2上具有4个出酒口,酒桶1和啤酒塔2的出酒口之间通过连接管3相连通。本啤酒桶1中的啤酒经过连接管3输送到啤酒塔2中,供人们取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啤酒机的循环制冷机构包括制冷箱4和制冷管5,制冷管5的两端分别与制冷箱4相连且在制冷管5上设有循环泵6,制冷管5与连接管3贴靠。具体的,制冷箱4包括用于盛装制冷液体的箱体和位于箱体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其制冷原理同冰箱制冷原理一样,制冷效果好。
为了防止外界的温度对制冷管5产生影响,在制冷管5和连接管3外侧套有护套7。这样更好的保证了制冷管5的制冷效果;而且护套7还可以保护制冷管5和连接管3,防止其受到损伤。
当啤酒经过连接管3时,制冷管5将啤酒进行冷却。该制冷箱4产生制冷液体,制冷液体在循环泵6的作用下在制冷管5内流动,由于制冷管5与连接管3贴靠,所以啤酒是通过制冷管5进行冷却的。该啤酒机的循环制冷机构结构简单,能有效实现对啤酒的制冷,而且在制冷管5和连接管3外侧套有护套7,防止外界的温度对制冷管5产生影响,更好的保证了制冷管5的制冷效果,护套7还可以保护制冷管5和连接管3,防止其受到损伤。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酒桶1、啤酒塔2、连接管3、制冷箱4、制冷管5、循环泵6、护套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环县和成铜业有限公司,未经玉环县和成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24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