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2181.6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0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金明钢;李宏卫;韩改格;任旭东;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万马高能量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0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组。
背景技术
随着石化能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动力电池特别是锂离子动力电池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各国政府大力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大量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涌现,行业发展方兴未艾。
动力电池,特别是轻型动力电池,一般由一定尺寸的方形或圆柱形单只电池单体进行并联或串联,然后再在外部包上一层有一定强度的板状材料组合成一定结构的动力电池组。在现有的动力电池产品中,一般采用多片塑料板或者多片硬性的板状材料作为动力电池组的一个主要部件,该多片塑料板或者多片硬性板状材料的成本在电池的总生产成本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而且,该类动力电池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
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主要采用的是环氧板拼装的方案来进行制造的,该类动力电池的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动力电池产品的竞争力。与此同时,由于采用了多片板状材料进行拼装,需要对单片板进行接口孔、切边等位置的额外加工,使得加工时间长,生产费用较大,再加上环氧板材自身的价格贵,这就导致了目前的动力电池的生产成本较高。此外,动力电池在进行最后的电池组装配过程中,需要一片一片的拼装电池的电池盒,工效慢,生产效率低,不利于动力电池的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生产成本低,制造容易,生产效率高的动力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动力电池组包括电池体和导线,所述电池体包括数个电池单体,该数个电池单体之间相互串联和/或并联,所述导线连接在电池体上,其特点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该壳体上设置有导线孔,所述电池体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导线穿接在壳体的导线孔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体中电池单体的数量在2-10个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的材质为塑料板材质或纸板材质或纸塑复合板材质或复合玻璃纤维板材质或复合石棉板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一体化成型的壳体,有利于简化生产工艺,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电池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壳体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组包括壳体1、电池体和导线2,其中,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采用一个完整的平面折叠而成,有利于简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为长方体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壳体1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也可以为正方体形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上设置有导线孔11,该导线孔11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板材质或纸板材质或纸塑复合板材质或复合玻璃纤维板材质或复合石棉板材质,此外,该壳体1的材质也可以为其它可折叠的薄板材料。
本实施例中的电池体包括数个电池单体,该数个电池单体之间可以相互串联和/或并联,即数个电池单体之间可以根据实际要进行串联或者并联,以达到实际所需的电压值。本实施例中的电池体安装在壳体1内。本实用新型的电池体中电池单体的数量通常在2-10个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导线2连接在电池体上,该导线2穿接在壳体1的导线孔11中。
本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组的安装程序如下:首先,把单个电池单体进行并联或串联成一定电压的电池体,将用于充电与放电的导线2接到电池体上;然后,将上述电池体和导线2放入一体化结构的壳体1中,壳体1的四边折叠起来,把电池体和导线2包装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整体电池,导线2从壳体1的导线孔11中穿出,该导线2用于和外部的充电与放电接口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在包装结构的接合边可以采用胶粘的方式或者胶带连接等方式完成包装。
表1是本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组与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的相关特性对比表,具体如下所示。
表1 本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组与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的对比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万马高能量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万马高能量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21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