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四回型正电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1999.6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6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倪开禄;张剑;高华;张闻斌;闫丽;杨乐;李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224 | 分类号: | 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叶克英 |
地址: | 201406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太阳能电池 四回型正 电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正面电极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四回型正电极结构,是将设计的特殊四回型结构图形刻画在网板上后使用丝网印刷技术将银电极印刷在太阳能电池表面。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由于具有无污染、无噪音、绿色环保可再生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太阳光照射到电池中时产生了电子-空穴对,由于pn结内建电场的作用电子和空穴分别向电池的顶部和底部运动最后产生了电势差。
为了收集并引出太阳能电池转换的载流子就需要在电池表面连接电极。现在常用的方法是用丝网印刷的方法把金属电极浆料按一定的图形样式印在电池正表面和背部,然后通过高温烧结使其固化为电极并和电池形成欧姆接触。在电极收集载流子过程中时会有一定的损失,这损失主要来自于正电极对于太阳光的遮挡(即遮光损失)、横向电阻损失以及接触电阻损失等等。而改进电极,特别是正电极,可以优化电流收集,减少由于内部电阻、接触电阻以及遮光带来的损失。传统的正电极结构是由多条平行的副栅线收集电流传输给垂直于副栅的主栅线,在随后的使用中会将焊带焊接在主栅上将电流引出。此种正电极结构的遮光面积比较大,随之产生的遮光损失也比较高,会降低电池的转换效率。同时对于印刷要求较高,一旦产生栅线断裂情况就有部分区域无法收集电流从而影响电池转换效率。鉴于上述情况,因此需要新的电极设计来改进这些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的正电极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四回型正电极结构,包括:太阳能电池上的副栅、与副栅连接的主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分成4个区域,形成一个“田”字形,每个区域上都设有“回”字形的副栅,在其中一对相邻的区域的副栅上设有一条直线型的所述主栅且该主栅经过该两个区域各自的中心处,在另外一对区域的副栅上也设有一条直线型的所述主栅且该主栅经过该两个区域各自的中心处。
所述副栅排列成“回”字形是由多条形状相同的同心环形副栅线组成。
所述环形副栅线为方形的副栅线。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结构简单,优化电流收集,减少由于内部电阻、接触电阻以及遮光带来的损失,提高电池转换效率,大大降低制造印刷电极的生产要求,显著地降低断栅造成的影响,而无需对设备和浆料进行升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用于太阳能电池的正电极结构,不同于传统的正电极的平行副栅结构,是使用四回型副栅线收集电池电流并传输给2条平行的主栅。其包括:太阳能电池上的丝网网版的副栅、与副栅连接的主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1分成4个区域2,形成一个“田”字形,每个区域上都设有“回”字形的副栅3,在其中一对相邻的区域的副栅上设有一条直线型的所述主栅4且该主栅经过该两个区域各自的中心处,在另外一对区域的副栅上也设有一条直线型的所述主栅且该主栅经过该两个区域各自的中心处。
由于使用这种四个回型连接的副栅结构,一旦发生断栅电流可以通过其他线路传输至主栅,可以有效地防止断栅引起的效率降低。实验证明,使用传统正电极和本实用新型正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其栅线断裂表现具有明显差异。在测试中发现,使用传统正电极结构的电池组件有30%左右的电池片因栅线断裂影响了电流的收集,而使用本正电极结构的电池组件虽然也会产生少量的断栅,但是电流收集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即基本避免了断栅带来的效率损失。
并且,正电极结构遮光面积仅为传统正电极结构的90%左右,更小的遮光面积意味着更小的遮光损失,使得电池的转换效率可以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所述副栅排列成“回”字形是由多条形状相同的同心环形副栅线组成。
所述环形副栅线为方形的副栅线。
制作过程如下:在丝网上涂布特殊胶体,经干燥、曝光、显影等步骤,将正电极结构刻画在丝网网版上面。使用印刷设备,将金属浆料按照丝网网版上的图形印刷在太阳能电池表面。使用烧结设备将金属浆料烧结成为金属电极并和太阳能电池形成欧姆接触。在后期使用中,将焊带焊接在电池正电极的主栅线上,从而将电流引出使用。
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结构简单,优化电流收集,减少由于内部电阻、接触电阻以及遮光带来的损失,提高电池转换效率,大大降低制造印刷电极的生产要求,显著地降低断栅造成的影响,而无需对设备和浆料进行升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1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液位检测的煮沸锅
- 下一篇:一种手机的外置式学习型红外遥控电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