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下工位装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1824.5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6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罗邦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44 | 分类号: | B65B35/4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工 装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领域的装箱装置,尤其涉及软袋装箱的装箱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包装设备领域,将规则形状物品,比如小盒,装箱至包装箱的设备,很多首先采取分道装置,在输送规则形状物品的同时,将该物品分成多道,然后集齐一组,将该组物品用抓手提取放入包装箱,再集齐一组放入包装箱中,依次进行,完成装箱。对于软袋来说,不适合采用类似上述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下工位装箱装置,适合软袋装箱且装箱效率和速度高。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可伸缩的输送带机构以及整列装箱机构,所述整列装箱机构提供有上整列暂存工位机构、下整列暂存工位机构,上整列暂存工位机构具有入口、上物品暂存空间及其向下打开的门,下整列暂存工位机构处于上整列暂存工位机构的下方,具有处于上整列暂存工位机构门下方的下物品暂存空间及其向下打开的门,所述上整列暂存工位机构的入口处于所述输送带的前端下方,所述输送带机构由伺服电机驱动。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上整列暂存工位包机构括上工位固定框、上工位限位框,所述上工位限位框由可调整位置的边框条构成,上工位固定框、上工位限位框的内部空间构成贯通的上物品暂存空间,所述上整列暂存工位机构的门构成上物品暂存空间的可开合的底板。
所述上工位固定框由横梁连接在左右墙板上,所述上整列暂存工位机构门的轴的轴承座固定在横梁上。
所述下整列暂存工位包括下工位固定框、下工位限位框,所述下工位限位框由可调整位置的边框条构成,下工位固定框、下工位限位框的内部空间构成贯通的下物品暂存空间,所述下整列暂存工位的门构成上物品暂存空间的可开合的底板。
所述下整列暂存工位机构连接在左右移动机构上。
所述下整列暂存工位机构的下工位固定框连接在左右移动机构上,所述下整列暂存工位机构门的轴的轴承座固定在下工位固定框上。
所述可伸缩的输送带机构的辊筒中包括前端的可前后移动的第一辊筒、张紧辊筒组,所述张紧辊筒组中具有与第一辊筒同步前后位移的同步张紧辊筒;所述上下工位装箱装置设有第一辊筒和同步张紧辊筒同步运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同步运动的驱动机构设置在输送带机构的侧面,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同步带传动机构,由所述同步带机构带动的连接块、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和连接块连接,所述滑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和第一辊筒轴连接,同步张紧辊筒轴和连接块连接。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速度快,伸缩输送带伸缩动作由伺服电机控制,更加稳定准确的控制伸缩的位置,从而达到整列物品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设计上下两层的两个工位机构,一个作用是整列,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使可使伸缩输送带不停地输送物品至上整列暂存工位机构中,下整列暂存工位机构起到了缓冲等待作用,使机器能够连续不断的运行,具有连续性,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整列装箱机构部分的爆炸图。
图4为图1中输送带机构部分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可伸缩的输送带机构300以及整列装箱机构400,所述整列装箱机构提供有上整列暂存工位机构、下整列暂存工位机构,上整列暂存工位机构具有入口110、上物品暂存空间及其向下打开的门,下整列暂存工位机构处于上整列暂存工位机构的下方,具有处于上整列暂存工位机构门下方的下物品暂存空间及其向下打开的门,所述上整列暂存工位机构的入口处于所述输送带的前端下方,所述输送带机构由伺服电机310驱动。附图标号500为包装箱。
所述上整列暂存工位机构包括上工位固定框103、上工位限位框,所述上工位限位框由可调整位置的前后左右四根边框条102-1、102-2、102-3、102-4构成,上工位固定框、上工位限位框的内部空间构成贯通的上物品暂存空间,所述上整列暂存工位机构的门构成上物品暂存空间的可开合的底板。上工位限位框的各边框条均有调节长孔104,在上工位固定框103上设有多根固定杆105,通过调节长孔104与固定杆105的连接,使上工位限位框安装在上工位固定框103上,并可调节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18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舱门密封系统及应用其的潮汐能发电机组
- 下一篇:空气阶段净化隔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