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纤维增强树脂筋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1522.8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8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陆勇;沈锋;聂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锋晖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07 | 分类号: | E04C5/0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11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增强 树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中替代钢筋的砂面耐腐纤维增强树脂筋材。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结构中最常用的,在我国已有大量的运用,但在某些环境下,钢筋存在易腐蚀等问题,在此情况下使用玻璃钢筋材成了解决钢筋锈蚀这一问题的最具潜力的方法。为了实现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玻璃钢)筋材能够替代钢筋使用,需要使FRP筋材表面的握裹力达到一定标准,显然光杆的FRP筋材与混凝土的握裹力是不行的,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将FRP筋材的表面设计为全螺纹型,此种筋材结构对表面生产工艺的控制要求较高,生产效率较低(通常为单头或两头生产),不利于材料大批量生产的成本降低;另外,在应用时一般只需要将FRP筋材的部分杆体通过螺母锁紧,对于目前全螺纹型的筋材结构而言,部分功能是浪费的。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现有的玻璃钢筋材的结构进行研究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前述背景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纤维增强树脂筋材,此种结构的生产效率高,表面简洁,且握裹力达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纤维增强树脂筋材,包括基体和缠绕带,基体由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制成,缠绕带由强度不低于PP带、耐热150℃以上的材料制成,所述的缠绕带呈螺旋形态,沿基体的外周由基体一端缠绕至另一端。
上述基体的外周还粘有石英砂颗粒。
上述缠绕带由玻璃纱、尼龙、PP带或金属丝带制成。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体的表面设计缠绕带,并在外表面喷粘石英砂然后进行固化,生产工艺简单,既简化了玻璃钢筋材的表面结构,又可提高握裹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纤维增强树脂筋材,包括基体1和缠绕带2,其中,基体1呈圆柱体结构,由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制成,缠绕带2的制作材料需满足强度大于50MPa、耐热150℃以上的特点,可由玻璃纱、尼龙、PP带、金属丝带等材料制成,其以螺旋形态,沿基体1的外周由基体1的一端缠绕至另一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握裹力,还在基体1的外表面粘有石英砂颗粒3。
本实用新型制作时,首先将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进行拉挤,形成满足要求形态的基体1,然后将缠绕带2螺旋缠绕于基体1的外周,再在基体1的外周粘石英砂颗粒3,进一步增强握裹力,最终进行固化,形成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产品结构。采用前述工艺制成的结构,可知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可同时生产四头以上)。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锋晖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锋晖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15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火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 下一篇:矿棉防火纸耐碱玻纤复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