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执笔矫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0747.1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3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君 |
主分类号: | B43K23/008 | 分类号: | B43K23/0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32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执笔 矫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硬笔书写工具的辅助机械,具体是儿童执笔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在硬笔书写尤其是汉字的硬笔书写中,需要规范的执笔姿势,方可以合理有效地书写字体;而执笔姿势往往定型于人们在儿童时期的训练。为了有效地训练执笔姿势,各种方法、辅助器械应运而生。
在众多的执笔训练辅助器械中,绝大多数采用了手指凹坑定型的方式,比如CN88206820.2,CN98250183.8,CN00211294.9,CN00236550.2,CN200710113033.7,CN94231398.4等公开的技术方案;这类方案定位执笔手指的机构往往只针对手指紧握时的状态,而对于手指外展或松弛时不能进行限位,使得手指定位不全面。由于接受训练者通常为儿童,其动作往往不规范,容易发生各个方向的手指意外动作,使得训练目标笔具有容易滑脱的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本申请人曾经有一个技术方案“一种执笔矫正器”公开于CN 201020587091.0中。该方案利用包覆形的拇指、食指托,配合中指槽的定位方式,将规范执笔时的手指进行妥善定位,达到了不会滑脱、可靠定型的目的。在经过大量的使用实验以后,发现针对幼龄的儿童,矫正器有着一些新的需求,比如需要对中指定位更准确,同时装配更简单、握持更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执笔训练辅助器械针对儿童时中指定位、装配复杂度、握持舒适 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儿童执笔矫正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儿童执笔矫正装置,套接于一笔杆上,经由拇指、食指和中指握持;它包括:
一管形段,具有一可穿插笔杆的通孔,其管壁具有纵向的开槽;
一立指托,其根部固接于所述管形段外侧面,具有可包覆拇指和食指指尖的内曲面;以及
一横指托,横向固定于所述管形段外侧面,具有可承载中指指甲的托板和托板末端对中指指尖限位的立板;
其中,所述立指托、横指托其相对于所述管形段固定处的轴向位置相当;所述开槽的两侧各自连接一筋条至所述立指托的内壁,该筋条将执笔时的食指和中指指尖相分隔;整个装置采用弹性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者,可以在如下方面改进: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立指托和横指托具有一体成型相融合的外表面。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筋条之间为二相互平行的平面,此二平面之间的空间构成一扩张隙,所述扩张隙与所述管形段的中心轴共面。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指托在相对于所述立板的另一端具有一与所述立板倾斜方向相反的倾斜段。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立指托对应拇指和食指指尖的底端具有透气孔。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管形段在靠近所述笔杆的末端具有一内缘,所述内缘孔径比所述通孔直径小。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管形段除了开槽外,其他部分具有完整的管形壁。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带有立板的横指托将中指在上下和左右方向都予以定位,针对幼儿 的中指具有较明显的定位作用。
2.软质材料的立指托和横指托使执笔矫正装置握持舒适,更适用于幼童的手。
3.带筋条的管形段具有良好的自适应功能,对于外径不一致的多种笔杆均可以简单装配,同时妥善固定。
4.带内缘的通孔具有更严格的限位能力,使整个装置相对于固定的笔杆不会位置太高,更适合于幼童较小的手形。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一顶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顶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三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立体图。管形段100为一大体完整的管形件,套接在笔杆400上;立指托200底部固定于管形段100的下部外侧面,此固定处的同一轴向位置有一个横指托300。另外管形段100还通过筋条210连接到立指托200;在立指托200的底部还有透气孔202。
整个立指托200、管形段100以及横指托300均一体成型,且采用聚氯乙烯 材料,比较柔软有弹性,因此管形段100套接于笔杆400时,依靠其自身与笔杆400间的摩擦,即可在握持时妥善定位于笔杆而不会随意滑动。筋条210事实上将拇指和食指的位置分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君,未经李俊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07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轴类弯曲度的治具
- 下一篇:同步检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