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频高温碳化炉用石墨舟皿及其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0529.8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9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邓丽芳;高传家;迟丽丽;卢平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冶金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22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频 高温 碳化 石墨 舟皿 及其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频高温碳化炉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中频高温碳化炉用石墨舟皿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硬质合金生产用碳化钨粉一般采用管式碳化炉和中频碳化炉进行碳化生产。常规中频炉经常用石墨舟皿由垫板、舟皿体以及盖组成,舟皿体为整体圆筒形结构。这种石墨舟皿在装舟、卸舟过程中,容易裂,造成石墨件的报废,大量的消耗石墨件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频高温碳化炉用石墨舟皿,它的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频高温碳化炉用石墨舟皿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频高温碳化炉用石墨舟皿,包括上、下垫板和舟皿体,所述上垫板至少一面设有环形凹槽,下垫板至少一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舟皿体由至少两个弧形板对合而成,舟皿体的两端分别容置于上、下垫板的环形凹槽中。
所述上垫板和下垫板均一面设有圆环形凹槽,所述舟皿体由两个相同的圆弧板对合而成。
所述上垫板和下垫板均两面设有圆环形凹槽,所述舟皿体由两个相同的圆弧板对合而成。
所述上垫板两面均设有圆环形凹槽,下垫板仅一面设有圆环形凹槽,所述舟皿体由两个相同的圆弧板对合而成。
所述上垫板和下垫板中部设有相对的通孔,一空心柱体贯穿两通孔。
所述通孔呈圆柱形,所述空心柱体为圆筒形。
一种中频高温碳化炉用石墨舟皿组件,包括上垫板、下垫板、连接垫板、舟皿体和空心柱体;上垫板和下垫板均一面设有环形凹槽,中部设有通孔;连接垫板两面均设有环形凹槽,中部设有通孔;舟皿体由至少两个弧形板对合而成;下垫板、至少一个连接垫板和上垫板从下到上顺次相对设置,相邻垫板之间设有舟皿体和空心柱体,舟皿体的两端分别容置于相邻垫板的环形凹槽中,空心柱体的两端分别位于相邻垫板的通孔内。
所述环形凹槽为圆环形凹槽,所述舟皿体由两个相同的圆弧板对合而成,所述空心柱体为圆筒形。
所述连接垫板为2个,舟皿体和空心柱体均为3个。
其内部空间壁面衬无碳纸。
本实用新型的舟皿体由至少两个弧形板对合而成,并通过其两端分别容置于上、下垫板的环形凹槽中将其固定,作为烧结用舟皿使用。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舟皿体为分体式结构,烧结后卸舟时,方便的使舟皿和料分离,避免为了分离料和舟皿而采用的敲砸方式,因此,延长了石墨舟皿的寿命,大量减少石墨舟皿在使用中因舟皿体损坏而报废的数量,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减轻了操作工的劳动量。
本实用新型的石墨舟皿组件是将上垫板、下垫板、连接垫板、舟皿体和空心柱体组合在一起成为多层结构,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图3中石墨舟皿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石墨舟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石墨舟皿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垫板,2圆弧板,3上垫板,4空心柱体,5圆弧板,6连接垫板,7连接垫板,8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是将现有技术中的整体式圆筒状舟皿体变换成由几部分弧形板对合而成,舟皿体两端容置于上、下垫板或连接垫板的环形凹槽中,达到烧结后卸舟时,石墨舟皿和料容易分离的效果。下面对单个石墨舟皿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中频高温碳化炉用石墨舟皿包括上垫板、下垫板和舟皿体。上垫板两个面中的至少一面设有环形凹槽。下垫板两个面中的至少一面设有环形凹槽。舟皿体由至少两个弧形板对合而成,舟皿体的两端分别容置于上、下垫板的环形凹槽中,将对合的舟皿体固定,作为烧结用舟皿使用。卸舟时,方便的使舟皿和料分离。下面仅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对舟皿体弧形形状、不同分割形式或分割数量和/或垫板的环形凹槽形状的简单变换形成其它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冶金科学研究所,未经济南市冶金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05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角刃超声骨刀刀头
- 下一篇:用于矿热炉压力环的新型波纹管膨胀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