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胶注射机冷流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0308.0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3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增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7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注射 冷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制品设备,特别是橡胶注射机上的冷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橡胶是热固性体,热固性橡胶在一定压力条件下,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变成固化的高弹性状态。通常热固性橡胶的废料是不可回收再利用的。大多数橡胶注射模具的流道系统是热流道系统,在注射之后,流道系统内的胶料与模腔里的胶料同时硫化,在脱模时同时取出,与制品分离后作为废弃材料处理。一些橡胶制品,如:橡胶减震器,采用热流道成型工艺方式加工,浪费在流道里面的胶料会很多,当胶料较贵时,生产每一模制品的成本就会很高,解决方法是在模具内设置冷流道。所谓冷流道,是通过某种介质(通常是油)来控制流道与浇口中橡胶胶料的温度,使其在进入模腔前始终保持在硫化温度以下,既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又不会引起硫化。模具采用冷流道技术后,可以明显地减少胶料的浪费,减低生产成本,与此同时,在生产完每一模制品后,清胶时间将缩短,自动化程度得到提升,工人工作强度得到减低,生产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但是设置冷流道的模具会大幅度提高模具成本,增加模具开发周期,不同产品需要不同模具,每个模具内都设置冷流道,对企业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成本增加支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降低模具开发成本、提高冷流道通用性的橡胶注射机冷流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橡胶注射机冷流道结构,构成中包括上下对应的上模座、下模座,其特别之处是:所述上模座下部固接冷流道,冷流道由上至下为注胶套、流道板、隔热板、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设有注胶嘴,所述流道板内设有注胶流道,注胶流道上口对接注胶套、下口对接设置注胶嘴 ,注胶流道中部由导热油管环绕。
上述橡胶注射机冷流道结构,所述加热板内设有加热管。
上述橡胶注射机冷流道结构,所述流道板两侧设有清料道,清料道外口设有堵丝,清料道内口连通冷流道。
本实用新型针对模具上配置冷流道大幅度提高模具成本问题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将冷流道与橡胶注射机合为一体的橡胶注射机冷流道结构。该设计将冷流道安装到普通橡胶注射机的上模座处,利用设备附带冷流道给注射模具直接注胶,具有注胶力平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模具开发成本、减少模具开发周期等优点。此外,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胶料利用率,同时操作者不需要清理流道胶边可降低其工作强度,并为实现设备自动化打下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流道的放大视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 1.下模座;2.模具; 3.冷流道; 4.上模座,5.加热板; 6.隔热板; 7.流道板;8.注胶套;9. 注胶流道;10. 导热油管;11. 导热油管进口;12. 导热油管出口;13. 清料道;14.丝堵;15. 注胶嘴;16.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构成中包括上下对应的上模座4、下模座1和冷流道3,模具2固定在下模座上,上模座4下部固接冷流道3。
参看图2,冷流道由上至下为注胶套8、流道板7、隔热板6、加热板5。加热板设有注胶嘴15。在流道板7内设有注胶流道9,注胶流道的上口对接注胶套、下口对接设置注胶嘴。为保持注胶流道塑化温度,使注胶流道内原材料不会硫化,注胶流道中部由导热油管10环绕,导热油管进口11、 导热油管出口12均位于流道板右侧,它们外接控制模具温度的模温机。加热板用于为模具2加热,加热板内设有加热管16。隔热板是用于防止模具温度传入注胶流道,以免胶料胶烧。在流道板7的两侧设有清料道13,清料道外口设有堵丝14,清料道内口连通冷流道。清料道和堵丝是用于防止胶料硫化后不易清理而设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胶料通过注胶套8进入注胶流道9,整个流道板7通过导热油管内导热油和隔热板作用,使胶料温度保持在塑化温度以下,然后经注胶嘴9给模具2注胶,流道板内剩余胶料将注射到下一模产品,节约胶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0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出超厚硬质PVC板材模具
- 下一篇:液态二氧化碳连续输送计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