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炮眼装药教学模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0212.4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5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伟;任宏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伟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935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炮眼 教学 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炮眼装药教学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采掘生产中,特别是掘进工作面,大多采取风钻打眼、爆破落岩掘进工作,完成此项工作需要专业爆破人员,但是仍不可避免的出现由于装药不正确、封泥长度不足出现放空炮,正、反向装药不正确,做起爆药卷不正确操作等问题,很容易造成操作失误,影响爆破质量和爆破安全,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很多麻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教学的煤矿井下炮眼装药教学模拟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井下炮眼装药教学模拟装置,其包括一中空结构管体,管体一端开口为炮眼口,另一端封口为炮眼底,管体外壁上沿轴向设有开口槽,开口槽与炮眼口相通,管体底部与置于地面上的支架连接。
所述的煤矿井下炮眼装药教学模拟装置,其支架由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组成,第一支架顶部固定在管体底部一端,第二支架呈倒V形,顶部固定在管体底部另一端,管体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底部的支点呈三点支撑。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该煤矿井下炮眼装药教学模拟装置,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可以现场指导学习,能够使井下爆破人员在装药放炮时规范操作,简单易学,提高爆破人员专业知识,保证爆破质量和爆破安全,有效的减少爆破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装药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炮眼口;2-管体;3-开口槽;4-炮眼底;5-第二支架;6-第一支架;7-电雷管脚线;8-炮泥;9-药卷;10-起爆药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煤矿井下炮眼装药教学模拟装置,其包括一中空结构管体2,管体2一端开口为炮眼口1,另一端封口为炮眼底4,管体2外壁上沿轴向设有开口槽3,开口槽3与炮眼口1相通,管体底部与置于地面上的支架连接;所述支架由第一支架6和第二支架5组成,第一支架6顶部固定在管体2底部一端,第二支架5呈倒V形,顶部固定在管体2底部另一端,管体2由第一支架6、第二支架5底部的支点呈三点支撑。
结合图1、图2,通过本实用新型煤矿井下炮眼装药教学模拟装置对装药整个操作步骤进行观看学习。
验孔:在装药前首先进行验孔,将炮棍从炮眼口1插入管体2内,检验炮眼的角度、深度和方向以及管体内部情况;清孔:待装药的管体必须用压缩空气吹眼器清除内部的煤、岩粉,以防止煤、岩粉堵塞,使药卷因碎渣装不到炮眼底;装药:利用管体2上的开口槽3可以清晰看到采掘工作面爆破说明书中规定的装药结构,装药结构分为正向装药和反向装药,正向装药是指起爆药卷10放在炮眼口1最近的第一位置上,所有药卷9的聚能穴均朝向炮眼底4的装药结构;反向装药是指起爆药卷10在炮眼底4,所用药卷9的聚能穴一致朝向炮眼口1的装药结构;封孔:装炮泥8时,最初的炮泥轻轻用力捣实,以后各段炮泥依次用力一一捣实,炮泥的装填量根据管体深度,管体深度为0.6~1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管体深度的1/2,管体深度超过1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米,管体深度超过2.5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米;连线:电雷管脚线7末端扭结,装药后必须把电雷管脚线未端悬空,严禁电雷管脚线、爆破母线同运输设备和采掘机械等导电体相连接;最后起爆。
通过上述演示,能够使爆破人员熟悉掌握爆破时装药步骤,从而避免因爆破引发矿井的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伟,未经王国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0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无线互联网照明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整车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