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风载防倾覆起重机专用夹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80053.8 | 申请日: | 201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6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马金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9/18 | 分类号: | B66C9/1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 地址: | 30046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风载防 倾覆 起重机 专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运输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风载防倾覆起重机专用夹轨装置。
背景技术
起重机广泛应用于核电、军工、冶金、机械、化工、石油能源等领域,其中,龙门起重机广泛的应用于室外作业,在生产过程中,当龙门起重机停车后,由于环境因素,即风载荷的作用,经常会发生起重机被风吹到的事故,这样不仅对起重机自身,而且对操作人员均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传统的龙门起重机均安装有起重机夹轨器,其结构主要是由手轮装置、箱体、连杆机构和加紧装置组成。其工作原理为:箱体与起重机端梁螺栓连接,龙门起重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操作人员转动手轮装置,带动连杆机构和夹紧装置动作,夹紧起重机轨道。当起风时,依靠夹紧装置夹紧起重机轨道,防止起重机由于风力作用自行滑行。但是,上述夹轨器由于结构所限,仅可防止起重机轨道脱轨,而无法避免起重机在生产现场发生倾翻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防止起重机停车后脱离轨道及倾翻事故的抗风载防倾覆起重机专用夹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抗风载防倾覆起重机专用夹轨装置,包括箱体,在箱体上安装有手轮装置,所述手轮装置的转轴下部螺纹连接螺母,在螺母上连接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连杆上连接有用于加紧起重机轨道的夹紧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的连杆下端部制有与其连为一体的防倾翻折弯部分。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连杆下端部的防倾翻折弯部分的折弯曲线与轨头下端面形状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起重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操作人员转动手轮装置,手轮装置的螺母下行并带动连杆装置,连杆装置的长连杆带动夹紧块动作,夹紧块即可夹紧起重机轨道。当起风或风力过大时,在依靠夹紧块夹紧起重机轨道的同时,连杆下端部的防倾翻折弯部分还可钩住起重机轨道的轨头部分,这样可防止龙门起重机受风力等外界因素自行滑动、脱出轨道以及发生倾覆事故,确保现场操作人员及起重机非工作条件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 1、手轮装置; 1-1、手轮; 1-2、转轴; 1-3、螺母; 2、箱体; 3、连杆机构; 3-1、短连杆; 3-2、长连杆; 4、夹紧块; 5、防倾翻折弯部分; 6、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抗风载防倾覆起重机专用夹轨装置,包括箱体2,在箱体2上安装有手轮装置1。所述手轮装置的手轮1-1上装有转轴1-2,在转轴1-2的下部制有螺纹,转轴下部螺纹连接有螺母1-3。连杆机构3通过销轴与手轮装置的螺母连接,所述连杆机构是由短连杆3-1和与其活动铰接的长连杆3-2构成,在长连杆上连接有用于加紧起重机轨道6的夹紧块4。所述连杆机构的长连杆下端部还制有与其连为一体的防倾翻折弯部分5,所述连杆下端部的防倾翻折弯部分的折弯曲线与轨道6的轨头下端面形状相吻合。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防倾翻折弯部分5与轨道之间设有5-10mm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将箱体2与起重机的端梁螺栓连接,在起重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操作人员转动手轮装置,手轮装置的螺母下行并带动连杆装置,连杆装置的长连杆带动夹紧块动作,夹紧块即可夹紧起重机轨道。当起风或风力过大时,在依靠夹紧块夹紧起重机轨道的同时,连杆下端部的防倾翻折弯部分还可钩住起重机轨道的轨头部分,这样可防止龙门起重机受风力等外界因素自行滑动、脱出轨道以及发生倾覆事故,确保起重机及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本实用新型可在现有起重机夹轨器的基础上改进,即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起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起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00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初春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技术
- 下一篇:一种鸽用食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