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控制器的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9876.9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8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岳路长;何吉;郗侠;周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控制器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附件领域,具体涉及发动机控制器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控制器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工作环境恶劣,要求其固定后应稳定、牢固,不应出现剧烈震动及与周边零件产生撞击、摩擦等现象。而现有为其提供固定的固定结构为单侧两点式与车身连接的悬臂结构,其刚度低、易变形,在车辆行使过程中该固定结构出现摆动并同时带动固定在上面的发动机控制器与周边零件产生撞击及摩擦,从而导致控制器破损而影响其性能。
另外发动机控制器其布置空间小,周边零件多而复杂,因此要求其固定结构简单可靠、占用空间小、固定工艺简单;而目前其固定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而不利于控制器布置,并且装配复杂不利于工人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控制器固定结构,它一方面能解决控制被固定后与周边零件产生撞击、摩擦问题,另一方面固定结构简单,成本低、固定工艺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发动机控制器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结构本体。所述固定结构本体为一长宽均大于被固定的发动机控制器的长方形板件,所述板件的四个角上有与车体连接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与发动机控制器四个角上的固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板件的板面上分布有凹陷部,与发动机控制器对应面上的凸起形状相应。
所述固定结构本体上上方两个角的装配孔的背面焊接有焊接螺母。
所述固定结构本体上部的焊接有一个连接螺杆,连接螺杆伸出于固定结构本体上端一部分,通过螺母与发动机控制器周边零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固定结构的本体可以为普通板材冲压件,其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性好。其采用四个点对控制器进行固定,其中上两个固定点是与固定结构共用,进一步,还通过与周边零件共用一个连接固定点,这些都简化了固定结构,同时提高了连接刚度,由此解决了发动机控制器固定后与周边零件撞击、摩擦问题,而且降低了固定结构的重量及成本,提高了其装配工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固定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发动机控制器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结构本体1,连接螺杆2及焊接螺母3等。固定结构本体1为一长宽均大于被固定的发动机控制器的长方形板件,板件的四个角上有与车体连接的装配孔4,装配孔与发动机控制器四个角上的固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上方两个角的装配孔的背面焊接有焊接螺母3。固定结构本体上部的焊接有一个连接螺杆2,连接螺杆伸出于固定结构本体上端一部分。板件的板面上分布有凹陷部5,与发动机控制器对应面上的凸起形状相应。板面中间还有减重孔6。
参见图4,图中7为与固定结构共用一固定点零件,8为发动机控制器,9为车体。发动机控制器共有四个连接孔,其固定时先通过两颗螺栓与固定结构本体1上的螺母3配合实现控制器初步固定在固定结构上,控制器剩余两连接孔与固定结构本体上下部的两个装配孔4同轴。然后将初步固定后的控制器与固定结构本体1通过下部的装配孔4及控制器剩余的两孔共同固定在车体上。最后将连接螺杆2通过螺母与周边零件7连接,共用一固定点,实现发动机控制器及固定结构共同固定在车体上。
此结构避免了仅有下固定孔而形成悬臂结构,提高了固定刚度,解决了发动机控制器固定后与周边零件撞击、摩擦问题。在固定过程中通过共用固定点减少了连接次数及螺栓、螺母的使用数量,提高了其装配工艺性,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98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