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动车的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9647.7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2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拥华;易定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坤电线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7;H01B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921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车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的电缆。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现在全世界汽车年产量已超5000万辆,保有量已超过6亿辆。在美国每1.3人就有一辆轿车,在欧洲每1.5人有一辆,在日本则为每2人一辆。这些数字意味着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同时耗用了大量的石油资源,给大气产生极大的污染。据统计每年汽车尾气约排放2亿吨有害气体,占大气污染总量的60%以上,是公认的污染大气的“头号杀手”。因此,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70年代后,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一直推动着汽车新技术朝着低油耗、低排放的方向发展。而电动汽车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又迎来了新的机遇。相对于传统汽车而言,电动汽车不仅行驶时废气排放低(纯电动车行驶时为零排放),而且因其使用的是一种二次能源,来源广泛。据计算,每年每辆电动汽车可节省1.4~1.8t石油。所以电动汽车的使用,将对全球性节能及治理污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电动车配件线缆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电缆安装需要柔软方便,且同时要满足耐油、耐日光、耐低温、耐磨、阻燃等特性,目前在市场上的电动车用电缆往往达不到要求。
另外,电缆传输交流电时产生的电磁波极易对电动车内的信号线路产生干扰,甚至造成电动车的智能系统的误操作或不能正常工作,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 理,耐温性好,柔曲性良好,绝缘程度理想且屏蔽效果优异的用于电动车的电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电动车的电缆,包括外护套,外护套内设有至少一股缆芯,所述缆芯包括若干根彼此束绞结合在一起的导电单丝,且每股缆芯外围分别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缆芯与外护套之间由内至外还依次设有包带层、屏蔽层。
所述缆芯的数量为三股,且彼此复绞。
所述包带层内、各缆芯之间设有填充材料。
所述屏蔽层为一铜丝编织屏蔽网。所述导电单丝采用无氧铜丝。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由于采用束绞、复绞并举,使电缆的柔曲性得到改善,敷设时的弯曲半径小;在缆芯外依次设置了包带层、屏蔽层、外护套,因此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避免因电磁波而造成对汽车内的信号线路产生干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护套,2-缆芯,21-导电单丝,22-绝缘层,3-包带层,4-屏蔽层,5-填充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指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动车的电缆,包括外护套1,外护套内设有至少一股缆芯2,所述缆芯2包括若干根彼此束绞结合在一起的导电单丝21,且每股缆芯2外围分别包覆有绝缘层22;所述缆芯2与外护套1之间由内至外还依次设有包带层3、屏蔽层4。
所述包带层3内、各缆芯2之间设有填充材料5。由于设置了填充材料5,能够有效对导线进行保护,避免外界干扰,同时降低热量影响。这 里的填充材料5可以为油膏、纤膏等物质。
所述缆芯2的数量为三股,且彼此复绞。该缆芯2采用阻燃型玻璃纤维带绕包形成包带层3。
所述屏蔽层4为一铜丝编织屏蔽网,该屏蔽层4的优选但不限于的材料为直径0.15-0.25mm编织镀锡铜丝,编织密度为大于80%,以将缆芯2在传输交流电时产生的电磁波屏蔽。
所述导电单丝21采用无氧铜丝,铜的纯度达到99.99%,可根据用户的要求采用镀锡或不镀锡铜丝,符合IEC60228规定第五种导体规定的要求。再经过特定绞距束绞,复绞后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丝。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弯曲半径在固定安装情况下不小于电缆外径的4倍,在移动安装情况下不小于电缆外径的5倍。相比于普通电缆的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20倍,电缆的柔曲性得到很大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坤电线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坤电线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9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健袜
- 下一篇:不对等焦距、高放大倍率的虚像显示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