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可分离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8502.5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0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兴;谢广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力恒久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2 | 分类号: | H02G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可分离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连接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消除静电、连接更牢固的电缆可分离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力电缆可分离连接器,其主要由前接头1、后接头2、连接母线3、双头螺栓4等构成,其结构简单,应用较为广泛,但随着发展,目前的可分离连接器暴露了许多不足之处。如用于较长单芯电缆的连接,电缆护层上形成的较大静电电流,流过可分离连接器时会引起可分离连接器燃烧,导致事故。另外,连接母线两端的双头螺栓采用的非等径螺栓,即一端为M16另一端为M12,应用于短路电流16kA以上的电缆时会因振动而使连接松动,长时会引起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缆可分离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连接器进行了改进,其中在前接头和后接头的底端设置为绝缘层,防止形成静电电流而自燃,增强了实用性,同时将连接母线和连接端子改用等径的双头螺栓装配,进一步增设了蝶形垫片,增强了实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缆可分离连接器,包括前接头、后接头、连接母线、双头螺栓、连接端子和应力锥,所述前接头和所述后接头为中空T型腔体,后接头插装在前接头内;所述连接母线装置在后接头的横向腔体内;所述双头螺栓为等径螺栓,分别螺接在连接母线的两端;所述连接端子螺装在双头螺栓上;所述应力锥分别插装在前接头和后接头的纵向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前接头和所述后接头纵向腔体外壁的下部为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为三元乙丙绝缘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设置的高度为38mm-42mm。
进一步的,所述双头螺栓的型号为M16。
进一步的,所述后接头的一端盖装有绝缘塞。
进一步的,所述双头螺栓的端部螺接有螺母,螺母和连接端子之间垫装有碟形垫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有:
1、本实用新型将后接头的底端设置为绝缘层,能够有效避免应力锥上的较大电流通过时,在前接头和后接头的下端部产生的静电而导致其过热甚至自燃;
2、本实用新型将双头螺栓改为等径的M16双头螺栓,极大的增强了连接母线的连接强度,使其能够适用于短路电流20kA以上的电缆;
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蝶形垫片,垫装在双头螺栓上,以提高其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接头和后接头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接头,2后接头,3连接母线,4双头螺栓,5连接端子,6应力锥,7半导电屏蔽层,8绝缘层,9绝缘塞,10螺母,11碟形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种电缆可分离连接器,包括前接头1、后接头2、连接母线3、双头螺栓4、连接端子5和应力锥6,前接头1和后接头2为中空T型腔体,后接头2插装在前接头1内,具体的,后接头2的左端插装在前接头1的右端内。连接母线3装置在后接头2的横向腔体内,即装置在后接头2的左端腔内,在连接母线3的两端分别螺接一等径的双头螺栓4。在前接头1和后接头2的纵向腔内分别插装一连接端子5,连接端子5分别插装在前接头1和后接头2的纵向腔内,其端部螺装在双头螺栓4上,前接头1和后接头2的纵向腔内还插装有应力锥6,应力锥6位于连接端子5的下方,应力锥6和连接端子内用于插装电缆。
其中的前接头1和后接头2纵向腔体外壁的下部为绝缘层8。绝缘层8为三元乙丙绝缘橡胶材质,绝缘层8设置的高度为38mm-42mm。双头螺栓4的型号优选为M16,相对于现有的连接器上仅能够应用于短路电流16kA以下电力电缆的非等径双头螺栓,本实用新型装配的M16等径双头螺栓,经多次实验,其连接结构强度更高,能够应用于短路电流20kA以上的电缆。双头螺栓4的端部螺接有螺母10,螺母10和连接端子5之间垫装有碟形垫片11,用于将连接端子5紧固在连接母线3上。后接头2的一端盖装有绝缘塞9,以保证内置部件不外露,增强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力恒久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力恒久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8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