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折叠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8200.8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8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锦欣 |
主分类号: | B62J17/08 | 分类号: | B62J17/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6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电动车的起遮阳挡雨作用的车篷,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车折叠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车车篷一般有两种结构:一种为伸缩结构,这种车篷必须与整车相匹配,不能适应各种车型,通用性差且结构复杂、成本高;另一种是硬篷,装上后就不能动,遇到大风不稳定,拆下后占用地方不好存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车折叠篷,该折叠篷结构简单,可随时撑起、折叠收拢,便于携带存放。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折叠篷,包括骨架及覆盖在所述骨架上的篷布,所述骨架为可折叠结构,包括两根前撑杆、两根顶撑杆及一件后撑架,所述后撑架为上端开口的U型结构,所述后撑架的两个上端分别与两根所述顶撑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两根所述顶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根所述前撑杆活动连接。
所述后撑架的U型开口处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长度等于或者大于所述后撑架底部的宽度。所述前撑杆的前端设置有水平向内弯折的杆头。两根所述前撑杆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弹性横条,所述弹性横条的两端向外侧伸出。
所述前撑杆及所述后撑架分别铰接在所述顶撑杆的前后两端。所述前撑杆及所述后撑架分别套接在所述顶撑杆的前后两端。所述骨架由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骨架为可折叠结构,不需使用时,可折叠收起,体积小,便于收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收放自如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图4中,包括杆头1、前撑杆2、顶撑杆3、横杆4、后撑架5、弹性横条6等。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车折叠篷,包括骨架及覆盖在骨架上的篷布。骨架可由刚性材料或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的骨架为可折叠结构,包括两根前撑杆2、两根顶撑杆3及一件后撑架5。前撑杆2及顶撑杆3为杆状结构;前撑杆2的前端可以设置有水平向内弯折的杆头1,成L形;当然,也可不设L形杆头1,而将前撑杆2直接斜插于车前的固定插孔。
两根前撑杆2的上部还可以活动连接有弹性横条6,该弹性横条6的两端向外侧伸出。通过增设此弹性横条6,可使折叠篷骨架更加稳固,而且可以向两外侧挑起(撑开)篷布,以更好的防止侧向雨水,同时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横条6可使前方篷布呈拱形状。此弹性横条6在骨架收拢时轴向并拢于前撑杆2的左边或右边任意一边。具体结构为:在离弹性横条6上端的一定距离处打孔与一根前撑杆2铆接并可以转动,在离弹性横条6下端的一定距离处开一豁口,用于在打开骨架撑开后,以上端铆接点为圆心,将弹性横条6有豁口的下端向上抬起呈水平状,与另一前撑杆2卡牢,并使左右两前侧斜角面篷布向外侧上方撑开。
后撑架5为上端开口的U型结构,为增强骨架的稳定性或牢固性,在后撑架5的U型开口处设置有横杆4。横杆4的长度可以等于后撑架5底部的宽度,使后撑架5成长方形结构;但是横杆4的长度最好大于后撑架5底部的宽度,使后撑架5成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使顶撑杆3、使前撑杆2在打开时成放射状向两侧扩展,使最前端的前撑杆2的间距大于龙头手把的距离,从而保证龙头手把的活动空间,当折叠收拢时逐步缩小于车尾。
后撑架5的两个上端分别与两根顶撑杆3的一端活动连接,两根顶撑杆3的另一端分别与两根前撑杆2活动连接。
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前撑杆2及后撑架5分别通过铰链铰接在顶撑杆3的前后两端。前撑杆2、顶撑杆3可连续向上往后卷折于后撑架5的上方,此时,前撑杆2在中间,顶撑杆3在上方,后撑架5在下方。
如图3及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前撑杆2及后撑架5分别套接在顶撑杆3的前后两端。顶撑杆3可向后方轴向移动,收藏于后撑架5的上方;前撑杆2也可向后方轴向移动,再收藏于顶撑杆3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锦欣,未经张锦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8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罐式加油车自带式灌油装置及罐式加油车
- 下一篇:折叠自行车停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