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带运输机转载点除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7816.3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0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李云松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 运输机 转载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环保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皮带运输机转载点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皮带运输机具有其他运输设备在短途运输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供应原料、运输成品。由于皮带运输机具有自身结构的特点,因而整段运输距离有限,需要较长距离运输时,则需要逐级转载运输,以增强运输能力,延长单级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对于较易产生粉尘的物料运输,比如煤炭、矿石等,由于转载点物料具有一定的落差,下落过程中物料会产生较大的粉尘,对周围的空间、地面和设备造成污染。而现有技术的除尘设备无法适用,因此导致长期以来,煤矿运输带的转载点的人员和设备长期受煤粉尘困扰。
虽然现有技术中对转载点粉尘具有较多的处理措施,真空吸除处理是较为普遍采用的方式。但是普遍存在设备结构复杂、粉尘清理不彻底和吸引动力消耗较大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皮带运输机转载点除尘装置,能够解决皮带输送机转载点粉尘污染问题,保证转载点周围环境的洁净周期,利于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设备结构简单,除尘彻底,并且能够降低吸引动力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运输机转载点除尘装置,能够解决皮带输送机转载点粉尘污染问题,保证转载点周围环境的洁净周期,利于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设备结构简单,除尘彻底,并且能够降低吸引动力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运输机转载点除尘装置,包括罩式漏斗、分离脱水器和风机,所述罩式漏斗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皮带运输机的卸载点伸入罩式漏斗的入料口,所述罩式漏斗顶部为圆滑过渡的拱形并设有粉尘出口,所述罩式漏斗的粉尘出口连通于分离脱水器入口,所述风机以排放口向外的方式连通于分离脱水器出气口。
进一步,所述分离脱水器包括分离腔、喷淋头、脱水除尘网和污水流道,所述喷淋头的喷淋口正对分离腔,脱水除尘网位于分离腔出气口,污水流道由分离腔下部连通于分离腔;
进一步,所述分离腔进气口通过风筒与罩式漏斗的粉尘出口连通,所述风筒与罩式漏斗的粉尘出口通过向上缩口的喇叭口结构连通;
进一步,所述脱水除尘网为湿式振弦栅结构;
进一步,所述污水流道通过污水漏斗连通于分离腔,所述污水漏斗上端开口与分离腔底部尺寸相同;
进一步,所述罩式漏斗顶部为有球面形成的拱形;
进一步,所述污水流道设有闸阀;
进一步,所述喷淋头位于分离腔顶部并靠近分离腔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运输机转载点除尘装置,采用罩式漏斗结构且顶部为圆滑过渡,利于形成流畅的气体流场,形成较好的负压空间,降低风机的工作负荷,同时,该结构使较多的粉尘通过重力沉降到物料上并随物料输送,从而进一步减小后续负荷;能够解决皮带输送机转载点粉尘污染问题,保证转载点周围环境的洁净周期,利于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设备结构简单,除尘彻底,并且能够降低吸引动力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皮带运输机转载点除尘装置,包括罩式漏斗1、分离脱水器和风机5,所述罩式漏斗1设有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皮带运输机10的卸载点伸入罩式漏斗1的入料口11,所述罩式漏斗1顶部为圆滑过渡的拱形并设有粉尘出口13,所述罩式漏斗1的粉尘出口13连通于分离脱水器入口,所述风机5以排放口向外的方式连通于分离脱水器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罩式漏斗1罩于皮带运输机10的卸载点,罩式漏斗1的入料口正对皮带运输机10物料输送方向,将灰尘罩于罩式漏斗1内,通过风机5的抽吸作用,罩式漏斗1内有一定的负压,灰尘不会从罩式漏斗1内飘出,含尘空气经过分离脱水器除尘脱水,洁净空气由风机5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离脱水器包括分离腔4、喷淋头3、脱水除尘网7和污水流道8,所述喷淋头3的喷淋口正对分离腔4,脱水除尘网7位于分离腔4出气口,污水流道8由分离腔4下部连通于分离腔4;结构简单合理,利用重力以及物料进入罩式漏斗1内产生的瞬间正压以及风机5产生的负压,实现粉尘、气和污水分离,排出洁净气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离腔4进气口通过风筒2与罩式漏斗1的粉尘出口13连通,所述风筒2与罩式漏斗1的粉尘出口13通过向上缩口的喇叭口结构连通;利于含尘空气的收集,减小阻力,节约驱动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李云松,未经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李云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78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