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埋地式燃气管线阴极保护测试桩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6375.5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0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勇;朱国政;沈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3F13/06 | 分类号: | C23F1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1147***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管线 阴极保护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镇燃气管网的阴极保护系统,具体地讲,是一种燃气管线阴极保护测试桩。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燃气管线阴极保护测试桩由测试柱10、测试电缆3、基座11和支柱12组成。支柱12为中空圆管,其上端与测试柱10相连,其下端与基座11相连。测试柱10为柱管式结构,测试柱10内安装有接线盒5,接线盒5内设置有接线柱7,测试柱10上设有仓门13,仓门13上配有防盗锁4。测试电缆3的一端连接在接线柱7上,另一端穿过支柱12,再引入地下与燃气管道的阳极相连。测试桩通常全高3米(地下1米、地上2米)。
进行阴极保护参数测试时,测试者打开测试柱上的仓门,通过数字万用表在接线柱上直接对阴极保护参数进行测量。由于这种测试桩露在地表面以上,极大了影响了城市美观,容易对过往行人构成障碍,并且经常遭盗取电缆者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市区安装的,可埋地的燃气管线阴极保护测试桩。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埋地式燃气管线阴极保护测试桩,包括固定安装在地下的测试井(1)、与地面齐平的井盖(2)、测试电缆(3),所述井盖(2)的一端与测试井(1)铰接,井盖(2)的另一端设置有井盖锁(4),关键在于:所述测试井(1)内竖直安装有接线盒(5),所述接线盒(5)内的接线板(6)端面朝上,所述测试电缆(3)的上端通过接线柱(7)连接在所述接线板(6)上,该测试电缆(3)的另一端引入地下与燃气管道相连接,所述测试井(1)内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接线盒(5)的固定支架(8)。
作为优选,所述接线盒(5)为立管并位于所述测试井(1)的中部;所述固定支架(8)为横条形,位于接线盒(5)的外周并呈放射状布置。
其中,所述井盖(2)的内侧粘接有防水橡胶(9),当井盖(2)盖在测试井(1)上时,所述密封胶垫(9)塞入接线盒(5)内以防止雨水浸入接线盒(5),井盖、防水橡胶与测试井构成防水系统,确保测试桩不会因雨水侵入而导致失效。
测试者需用专用扳手才能打开井盖锁,开启井盖后便可进行阴极保护参数测试。其有益效果是:测试桩安装在地下且井盖与地面齐平,可埋设于城市的便道、路边的绿化带等,不占用地表面积;不会对过往行人构成任何障碍;需要专用扳手方可打开井盖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遭受电缆遭盗取者的破坏;且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便捷,特别适合城市燃气管道的阴极保护。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井盖打开)。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井盖盖上)。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中测试井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中井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 是传统的燃气管线阴极保护测试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埋地式燃气管线阴极保护测试桩,由固定安装在地下的测试井1、与地面齐平的井盖2、测试电缆3构成。井盖2的一端与测试井1铰接,如图4所示,井盖2的另一端设置有井盖锁4。
如图1,测试井1内竖直安装有接线盒5,接线盒5内的接线板6端面朝上,测试电缆3的上端通过接线柱7连接在接线板6上,该测试电缆3的另一端引入地下与燃气管道相连接,测试井1内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接线盒5的固定支架8。
如图3,接线盒5为立管并位于测试井1的中部,接线盒5为玻璃钢筒,也可以是工程塑料制成,接线盒5也可以是矩形管或其他形状。作为优选,固定支架8为横条形,位于接线盒5的外周,固定支架8共四根,呈放射状布置。
如图1,井盖2的内侧粘接有密封胶垫9,密封胶垫9为圆柱体,与呈立管的接线盒5形状匹配。如图2,当井盖2盖在测试井1上时,密封胶垫9塞入接线盒5内以防止雨水浸入接线盒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未经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63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