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汽车蓄电池充用电使用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5970.7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7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沈卫康;何磊华;宁茂钦;徐锴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卫康;何磊华;宁茂钦;徐锴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汽车 蓄电池 用电 使用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汽车蓄电池充用电使用管理系统,涉及电力汽车蓄电池的充电过程、放电过程的数据采集,同时也涉及到汽车蓄电池的租用、调换、退回的过程管理记录,属于电子管理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天然气车,太阳能车,混合动力车,氢能源汽车等,就现阶段而言,不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市场情况来看,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力汽车都是应对环境问题最可行的解决之道。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力汽车已经开始进入真正应用的时代,这些车用动力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到充电站充电、到电池点换用电池、在非充电站进行充电在这中间如何管理对用户信息进行处理,假如用户不能实时了解蓄电池使用情况,也许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出现没电或需更换电池等情况,给用户造成极大的麻烦。因此我们需要电力汽车中蓄电池使用情况的数据支持,数据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目前行业中还没有解决方案,本专利提供完整的技术实施方案,为运营商对电池管理和收费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汽车蓄电池充用电使用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对蓄电池使用情况进行数据采集,而且能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处理,提供给运营商。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汽车蓄电池充用电使用管理系统,包括电力汽车中的蓄电池和计算机终端组成,其中,所述蓄电池中集成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MCU、存储器、电流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串口模块,MCU分别与存储器、电流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串口模块相连。
对于电池用电、充电等数据进行采集,所述存储器中存储设定好的时间标签和ID。
所述计算机终端设置一个无线AP,用户到站点换电池缴费时,计算机终端通过无线AP的数据转换即可把数据采集模块中存储的数据读取出来,下载到本地电脑中。
所述蓄电池和计算机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同时,计算机终端也可以通过数据采集模块中的串口模块进行有线数据传输,即可把数据采集模块中存储的数据读取出来,下载到本地电脑中。
所述计算机终端将下载到本地的电池使用数据进行存储备份,并且上报于服务器由运营商统一进行计费等处理。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汽车蓄电池充用电使用管理系统方便汽车蓄电池租赁运营商对于电池的管理,同时准确获取用户使用电池情况,方便运营商对用户进行收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图;图中标号:1—数据采集模块;2—无线通信;3—有线通信;4—计算机终端;5—互联网;6—服务器。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采集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力汽车蓄电池充用电使用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力汽车蓄电池上的数据采集模块1、计算机终端4、服务器6组成,在计算机终端4上设有无线AP,其中,计算机终端4与数据采集模块1之间通过无线通信2或者有线通信3进行数据传输,计算机终端4将获得信息通过互联网反馈到服务器6,服务器6对所有数据进行记录。
在电力汽车蓄电池中集成有数据采集模块1,如图2所示,数据采集模块1是一个单片机,它由MCU、存储器、电流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串口模块组成,MCU分别与存储器、电流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串口模块相连。电流传感器用于记录电力汽车中蓄电池的用电量,将获得的用电量信息传输给MCU,而存储器将预先存储设定好的时间标签和ID信息也发送给MCU,MCU通过接受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发送给无线传输模块或串口模块,如用户选择无线通信方式与计算机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则MCU将信息传送给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将接收到的信息发射出,此时计算机终端上的无线AP自动搜索到无线传输模块发来的信息,无线AP将数据进行处理再传送给计算机终端,由此获得数据。如用户选择有线通信方式与计算机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只要用数据线将数据采集模块上的串口与计算机连接,由此获得数据。
当运营商需要获取所有站点的运营信息时,各个站点的计算机终端通过互联网传输给服务器皆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卫康;何磊华;宁茂钦;徐锴润,未经沈卫康;何磊华;宁茂钦;徐锴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59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