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化锆光纤套管坯体整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5792.8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7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郑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至卓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00 | 分类号: | B28B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11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锆 光纤 套管 整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光纤套管(或称之陶瓷套管)的设备,尤其是一种氧化锆光纤套管坯体整形机。适用于光纤套管的生产工艺中。
背景技术
光纤套管是光纤连接器的核心部件,而光纤连接器又是光传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直接影响光纤传输质量的光无源器件,其市场需求巨大。光纤套管负有定位、对中、紧固、保证互换性、在反复拉拔时还能保持性能稳定等多种职责,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光纤套管的工作状态是长期保持在类似于弯曲梁的形式,内表面受到张应力的作用,维持静疲劳状态,受力条件十分恶劣,这就对光纤套管的材料选择和制造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我国在2005年以前,光纤连接器所用的氧化锆陶瓷套管基本依赖日本进口,近年来在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支持下,我国企业逐步掌握了氧化锆陶瓷套管的关键生产工艺,实现了国产化生产,其产品性能也已接近日本同类产品的性能指标。特别是近年,国产氧化锆光纤套管的生产工艺开始尝试采用挤出成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工艺流程如下:
1、粉体混合和练泥→2、挤出成型→3、干燥→4、烧结→5、端面研磨→6、检验→7、自动内孔精研磨→8、端面精磨→9、外圆精磨→10、开槽→11、倒角→12、成品检验。
上述工艺中,步骤2挤出成型后,从挤出机口模挤出的氧化锆光纤套管坯体较软,如果直接烘干会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集整形与烘干于一体,可提高质量、降低废品率且生产效率高的氧化锆光纤套管坯体整形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氧化锆光纤套管坯体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机包括两组固定于机架上的皮带滚轮,其中一个皮带滚轮为动力驱动轮,两组皮带滚轮之间连有驱动带;对应于驱动带的上方、设有一排两端固定于机架上的同相滚筒,同相滚筒的底部与驱动带相接触。
所述驱动带上方设有瓷套管烘干器,该烘干器固定在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整形机集整形与烘干于一体,结构合理,能够保证挤出成型的坯体圆整度好,降低废品率,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同相滚筒与软瓷套管胚体之间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有两组通过轴承座3安装在机架1上的皮带滚轮2,包括前面两个滚轮和后面两个滚轮,其中一个皮带滚轮为动力驱动轮,其驱动轴与主电动机的输出轴相连。前后两组皮带滚轮2之间用驱动带4连接,对应于驱动带的上方、设置一排两端固定于机架1上的同相滚筒5(每个同相滚筒的两端可安装轴承并与机架连接),同相滚筒的数量可从前滚轮上方排至后滚轮上方,同相滚筒的底部必须与驱动带4的上表面相接触。在驱动带4的上方设有瓷套管烘干器7,烘干器也固定在机架1上,驱动带可从烘干器中通过。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由挤出机口模挤出的氧化锆光纤套管软坯体6,切断后(约500mm左右一段)输送至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带4上,搁在2个同相滚筒之间。此时整形机上的同相滚筒5在驱动带4的摩擦带动下开始慢速旋转,当整形机上的氧化锆光纤套管软坯体均放置完毕后,可提高主电机的转速,在驱动带的带动下同相滚筒开始高速旋转,进而上面的套管软坯体也跟着高速旋转,最终实现氧化锆光纤套管软坯体的圆度整形。在整个整形过程中慢速进入烘干器7进行烘干。
烘干、冷却后的坯体外形圆度和强度由主动力电机的转速、烘干器温度、烘烤时间等因素决定,故配合调整好各参数尤为重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至卓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至卓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57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外露骨架型油封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有不同光感效果的编织条